[实用新型]一种去嘌呤烹饪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3090983.1 | 申请日: | 202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42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春;许胜涛;吴艳华;郭小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10 | 分类号: | A47J27/10;A47J36/20;A47J36/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嘌呤 烹饪 器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去嘌呤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盖,以及置于锅体内的内胆,锅盖与内胆之间形成烹饪腔,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于烹饪腔内的嘌呤釜,嘌呤釜将烹饪腔分隔为食材加热腔和嘌呤收集腔,嘌呤釜具有伸入食材加热腔中的导流通道,内胆的底壁具有隆起区域和凹陷区域,导流通道对应凹陷区域设置且延伸至凹陷区域。本实用新型针对内胆的底壁形状,将导流通道对应设置在凹陷区域,使导流通道的下端所在的位置高度尽可能的低,更加靠近内胆底壁的最低点,避免导流通道被堵塞的同时,还能较大程度地排干食材加热腔内的液体介质,提高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嘌呤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由于食材中尤其是肉类、动物内脏中的嘌呤含量较高,用户过多食用这类食材会导致体内总的嘌呤含量超出人体的代谢能力,导致高尿酸血症以及痛风的患病风险大大增加,但现有的压力煲、电饭煲等烹饪器具并不具有去嘌呤的功能。
为此,申请人研发了一种带嘌呤釜的烹饪器具,首先对内胆内的食材进行烹煮,待内胆中的食材析出嘌呤后,通过使嘌呤釜内外产生压力差,将带嘌呤的汤汁压入嘌呤釜中,从而实现嘌呤和食材的分离,以减少用户的嘌呤摄入量。
但是申请人发现,为了提高内胆的换热效率,内胆的底壁通常设置为凹凸不平的结构,例如球形内胆,底壁为边缘低,中间高的结构,因此当嘌呤釜的排水管位于中间位置时,会导致内胆内的汤汁无法排干,食材和汤汁分离不完全,使得用户只能手动将食材与剩余汤汁分离,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去嘌呤烹饪器具,以解决去嘌呤烹饪器具在将汤汁和食材分离的过程中,内胆内的汤汁排出不完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去嘌呤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盖,以及置于所述锅体内的内胆,所述锅盖与所述内胆之间形成烹饪腔,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烹饪腔内的嘌呤釜,所述嘌呤釜将所述烹饪腔分隔为食材加热腔和嘌呤收集腔,所述嘌呤釜具有伸入所述食材加热腔中的导流通道,所述内胆的底壁具有隆起区域和凹陷区域,所述导流通道对应所述凹陷区域设置且延伸至所述凹陷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去嘌呤烹饪器具还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隆起区域位于所述内胆底壁的中心区域,所述凹陷区域环绕于所述隆起区域的外周,所述导流通道与所述内胆的中心错位设置,所述内胆的底壁还具有导流弧面,所述导流弧面自所述隆起区域延伸至所述凹陷区域。
所述导流通道具有进液端和出液端,所述进液端延伸至所述食材加热腔内,所述出液端延伸至所述嘌呤收集腔内,所述出液端高于所述嘌呤釜的底壁,且低于所述嘌呤釜的开口沿。
所述进液端具有引流弧面,所述引流弧面开设有多个进液口。
所述嘌呤釜的开口沿还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能够与所述锅盖或所述内胆抵接密封,以使所述锅盖与所述嘌呤釜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嘌呤收集腔。
所述内胆的侧壁设置有朝向所述内胆内部凸出的支撑凸起,所述嘌呤釜通过所述密封件搭靠于所述支撑凸起,所述密封件还具有朝向下方延伸的密封唇边,所述密封唇边与所述内胆的内壁抵接密封。
所述嘌呤釜的开口沿凸设有排气柱,所述排气柱中空设置以形成连通所述食材加热腔的排气通道,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封堵件,所述封堵件能够封堵或打开所述排气通道。
所述锅盖设置有朝向下方延伸且与所述排气柱对应设置的排气管,所述封堵件设置于所述排气管内。
所述嘌呤釜的开口沿设置有多个限位柱,所述锅盖设置有配合部,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配合部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配合部抵顶所述限位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0909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调心滚子轴承的密封槽车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主轴内藏式气压配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