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眼部B超用贴膜有效
申请号: | 202223086727.5 | 申请日: | 202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97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杰;辛志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空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12 | 分类号: | A61F13/12;A61B8/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郑延斌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眼部 超用贴膜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眼部B超用贴膜,包括薄膜,薄膜上固定设有粘接层,粘接层与隔离纸连接,薄膜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薄膜为3M含碘抗菌手术薄膜;隔离纸上设有撕口,且撕口呈U型,固定装置为绑带,隔离纸与薄膜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将薄膜带有粘接层的一面贴于面部,在薄膜远离面部一侧的眼部位置上涂耦合剂进行眼部B超检查,则可完全避免因眼部B超检查所导致的感染风险,解决了现有的眼部B超检查时,耦合剂如和眼部直接接触,存在术后感染的风险明显增大,以至于多数医生术后早期因担心术后感染风险十分谨慎选择眼部B超检查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眼部B超用贴膜。
背景技术
在常规的眼部B超检查过程中是将耦合剂直接涂在患者的眼部,耦合剂与患者眼部直接接触,操作完毕后还需要清理耦合剂,而且存在耦合剂残留的情况,特别是在内眼手术后患者,需要在术后早期进行眼部B超检查,耦合剂如和眼部直接接触,存在术后感染的风险明显增大,以至于多数医生术后早期因担心术后感染风险十分谨慎选择眼部B超检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眼部B超用贴膜,用以解决现有的眼部B超检查时,耦合剂如和眼部直接接触,存在术后感染的风险明显增大,以至于多数医生术后早期因担心术后感染风险十分谨慎选择眼部B超检查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眼部B超用贴膜,包括薄膜,薄膜上固定设有粘接层,粘接层远离薄膜一侧与隔离纸连接,薄膜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
优选的,薄膜为3M含碘抗菌手术薄膜。
优选的,隔离纸上设有撕口,且撕口呈U型。
优选的,固定装置为绑带。
优选的,隔离纸与薄膜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优选的,薄膜的眼部位置设有泡沫敷贴。
优选的,泡沫敷贴靠近隔离纸一侧设有一层芦荟胶。
优选的,还包括稳定机构,稳定机构包括底座,底座的中部贯穿设有滑动腔,滑动腔的左右两侧滑动设有滑动块,且滑动块和滑动腔之间固定设有弹簧一,滑动块与连接座固定连接,连接座的凹槽与U型块的一端配合,且U型块的U型槽与凹槽的侧端配合,连接座的凹槽和U型块的U型槽之间设有固定装置,U型块的另一端与棉块固定连接,棉块用于与使用者的脸部接触,底座远离连接座的一端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固定板。
优选的,稳定机构还包括操作块,操作块与螺纹杆固定连接,螺纹杆的圆柱端与左右两侧的固定板转动连接,螺纹杆的螺纹端螺纹连接有两个固定块,两个固定块设置在螺纹杆螺纹端的左右两侧,且螺纹端左右两侧的螺纹旋向相反,两个固定块与左右两侧的滑动块一一对应连接,且固定块固定设置在滑动块远离连接座的一端。
优选的,操作块上连接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拉块,拉块与拉杆固定连接,拉杆穿过操作块上的通孔与卡块固定连接,卡块与卡槽配合,卡槽设置在固定板靠近操作块的一侧,卡块和操作块之间固定设有弹簧二,且弹簧二套设在拉杆上。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连接有泡沫敷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空总医院,未经航空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0867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