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极耳电池极片结构及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223083401.7 | 申请日: | 202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86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丽;梁庆生;余鸿;徐越;宋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31 | 分类号: | H01M50/531;H01M4/64;H01M4/13;H01M10/0587;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郭燕;彭家恩 |
地址: | 51811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极耳 电池 结构 | ||
1.一种双极耳电池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片,所述正极片包括:
正极集流体,所述正极集流体的一端为正极入位端,所述正极入位端为所述正极片在卷绕成电芯后位于电芯中间的端部,与所述正极入位端相对设置的另一端为正极收尾端;所述正极集流体上间隔涂覆有正极活性物质层,形成多个空箔位;所述空箔位包括第一空箔位、第二空箔位和第三空箔位,所述第一空箔位位于所述正极入位端,所述第二空箔位和第三空箔位分别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之间;
第一正极耳,所述第一正极耳设置在所述第二空箔位;
和第二正极耳,所述第二正极耳设置在所述第三空箔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极耳电池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箔位还包括第四空箔位,所述第四空箔位位于所述正极收尾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极耳电池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集流体为铝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极耳电池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间隔涂覆于所述正极集流体的上下表面,且上表面的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和下表面的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为对称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极耳电池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极耳设置在所述正极集流体长度的1/4-1/2之间,所述第二正极耳设置在所述正极集流体长度的1/2-3/4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极耳电池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极片卷绕成电芯后,所述第一正极耳和所述第二正极耳在所述电芯直径方向同侧对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极耳电池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箔位的长度20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极耳电池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述正极片由镍钴铝材料、镍钴锰材料或高镍材料中的一种制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极耳电池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负极片,所述负极片包括:
负极集流体,所述负极集流体的一端为负极入位端,且所述负极入位端为所述负极片在卷绕成电芯后位于电芯中间的端部,与所述负极入位端相对设置的另一端为负极收尾端;所述负极入位端和负极收尾端之间涂覆有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沿所述负极集流体的上下表面涂覆,且上表面的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长度大于下表面的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
第一负极耳,所述第一负极耳设置在所述负极入位端;
和第二负极耳,所述第二负极耳设置在所述负极收尾端。
10.一种双极耳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所述电芯包括:
正极片,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第一正极耳和第二正极耳,所述正极集流体的一端为正极入位端,所述正极入位端为所述正极片在卷绕成电芯后位于电芯中间的端部,与所述正极入位端相对设置的另一端为正极收尾端;所述正极集流体上间隔涂覆有正极活性物质层,形成多个空箔位;所述空箔位包括第一空箔位、第二空箔位和第三空箔位,所述第一空箔位位于所述正极入位端,所述第二空箔位和第三空箔位分别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之间,且位于所述正极入位端和正极收尾端之间;所述第一正极耳设置在所述第二空箔位;所述第二正极耳设置在所述第三空箔位,且与所述第一正极耳对称设置;
负极片;
以及隔膜,所述隔膜设置在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之间,所述正极片、隔膜、负极片上下层叠卷绕形成所述电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08340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效率高的反应釜
- 下一篇:一种除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