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电圆锯排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3062356.7 | 申请日: | 2022-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64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黄向进;郑亚达;叶宸;王伟国;汪君鹏;郑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恒泰皇冠园林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47/00 | 分类号: | B23D47/00;B23D59/00;B23D4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圆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持式电圆锯排尘结构,包括排尘座和与排尘座相连的第一排尘通道和第二排尘通道,其中,变速箱上的第一壁和第二壁形成第一排尘通道,第三壁和第二壁形成第二排尘通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持式电圆锯排尘结构,具有较好的收集效率且结构简单,也保障了手持式电圆锯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电圆锯排尘结构。
背景技术
手持式电圆锯在切割时会产生大量铁屑或木屑等粉尘,这些切屑如收集不利很容易对使用者造成危害。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手持式电圆锯排尘结构,如中国申请(申请号为201710986220.X,发明名称为手持集尘切割机),覆盖锯片上部的防尘壳和导引壳将锯片切割产生的切屑排出到集尘出口,通过导引壳内侧的导引面(过渡结构)将锯片切割产生的切屑导引到集尘出口并排出。此类结构切屑在通道中散乱,切屑的收集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集效率较高且结构简单的手持式电圆锯排尘结构。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持式电圆锯排尘结构,包括变速箱与所述变速箱配合的变速箱盖,还包括:
位于所述手持式电圆锯后端的排尘座,所述排尘座与第一排尘通道和第二排尘通道相连,其中,
第一排尘通道,设置在所述变速箱上的第一壁和第二壁形成第一排尘通道,所述第一壁和第二壁从底板处围绕锯片自前向后延伸;
第四壁位于所述变速箱后部上且与锯片同心;
第二排尘通道,包括第三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三壁与所述第二壁平行,且与所述第四壁相交;所述第二排尘通道的宽度不小于活动护罩与所述第四壁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第四壁的前端与锯片中心的连线与底板的夹角在90°-135°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变速箱盖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壁、第二壁、第三壁和第四壁的配合结构,所述变速箱与所述变速箱盖通过单止口结构耦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第二壁在靠近所述底板的位置设有槽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槽口位于贴近锯片与所述底板水平相交的锯片切面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第一壁上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槽口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挡板沿垂直底板方向的高度大于等于30毫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挡板两端可拆卸地卡和在所述第一壁上,所述第一壁与所述挡板之间设有可与变速箱盖配合的单止口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 粉尘通过槽口经过排尘通道引处粉尘或切屑,便于粉尘或粉尘在电圆锯内的飞散,提高了粉尘或切屑的收集效率;
2.第二通道的设置便于收集进入活动护罩与第四壁之间的粉尘或切屑,提高了粉尘或切屑的收集效率;
3.挡板设置在槽口的外侧,避免切割时产生的火花对机器的损伤,提高了产品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附图进行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持式电圆锯排尘结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持式电圆锯排尘结构第一壁、第二壁、第三壁和第四壁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恒泰皇冠园林工具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恒泰皇冠园林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0623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铸中间包与浸入式水口邻接处防氧化装置
- 下一篇:化工生产用混合搅拌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