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璃纤维拉挤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3041457.6 | 申请日: | 202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27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康进兵;张福建;高卫光;康进伟;邵长青;王姗姗;王鸿军;王力;张晋;路兰俊;李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东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52 | 分类号: | B29C70/52;B29C70/54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9 | 代理人: | 路飞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纤维 成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纤维拉挤成型模具,涉及玻璃纤维生产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成型座、支撑板、驱动电机和连接环,成型座的一侧设置有两个位置对应的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上下对称地转动连接有加热压辊,加热压辊前方的支撑板前方设置有驱动电机,两个支撑板远离成型座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环,连接环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环形刮刀,成型座的一侧面中央贯通开设有成型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成型座、支撑板、驱动电机和连接环,解决了玻璃纤维拉挤成型后应力处理不及时容易造成成型后的玻璃纤维的性质发生改变和表面容易留下毛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成型后处理应力更加及时,且成型后的玻璃纤维表面更加光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纤维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玻璃纤维拉挤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拉挤工艺是指玻璃纤维粗纱在外力的牵引下经过浸胶、挤压成型、加热固化、定长切割、连续生产玻璃钢线型制品的方法,生产过程中应用广泛,工业生产中需要使用到模具,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1、玻璃纤维拉挤成型后,由于纤维内的应力作用下,容易成型不彻底,纤维在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发生形变,造成其的形状发生改变,容易造成成型后的玻璃纤维的性质发生改变;
2、玻璃纤维拉挤成型后,由于拉挤过程中,直接通过拉挤成型,其表面容易在模具缝隙中留下毛边,需要后期检测修整才能进行应用,造成生产流程的延长,生产成本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纤维拉挤成型模具,通过设置成型座、支撑板、驱动电机和连接环,解决了玻璃纤维拉挤成型后应力处理不及时容易造成成型后的玻璃纤维的性质发生改变和表面容易留下毛边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玻璃纤维拉挤成型模具,包括成型座、支撑板、驱动电机和连接环,所述成型座的一侧设置有两个位置对应的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上下对称地转动连接有加热压辊,所述加热压辊前方的支撑板前方设置有驱动电机,两个所述支撑板远离成型座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环形刮刀,所述成型座的一侧面中央贯通开设有成型孔,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通过成型座将经过其中的玻璃纤维成型后,通过支撑板将加热压辊支撑在地面上,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加热压辊转动,通过连接环连接的环形刮刀,将经过拉挤、挤压成型后的玻璃纤维表面毛刺刮除后,通过连接环导到收卷机构上。
进一步地,所述成型座两侧面的中央皆固定有导料斗,所述成型座的底部固定有底座,导料斗将物料导到成型座上的成型孔内成型后,导到两个加热压辊之间。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加热压辊前端面中央皆固定有连接轴,两个所述连接轴皆贯通插接在加热压辊前方的支撑板内,加热压辊通过连接轴连接啮合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前方的两个连接轴周侧皆固定有啮合齿轮,两个所述啮合齿轮互相啮合,使得在使用时,一个连接轴转动的时候,带动啮合齿轮转动,将两个啮合齿轮驱动以相反的方向旋转,带动加热压辊以相应的旋转方向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与靠近支撑板底部的连接轴前端面中央固定,所述驱动电机的底部固定有驱动座,驱动电机产生的动力通过驱动轴传递到连接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环的一侧面中央贯通开设有输送孔,所述连接环靠近支撑板的一侧面前部和后部皆固定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远离连接环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板连接在一起,所述环形刮刀靠近连接环的一侧固定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远离环形刮刀的一侧固定在连接环靠近支撑板一侧的输送孔外侧,连接环通过其上开设的输送孔,将经过拉挤完成后的玻璃纤维导到收卷机构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东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东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0414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程管运输小车
- 下一篇:一种隧道智能换向通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