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透析用干粉袋有效
| 申请号: | 202223025285.3 | 申请日: | 2022-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27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 发明(设计)人: | 戴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博晟包装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1/16 | 分类号: | A61M1/16;A61J1/00;A61J1/14 |
| 代理公司: | 大连万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19 | 代理人: | 赵敬一 |
| 地址: | 11603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透析 干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透析用干粉袋,主要由袋体、袋体接头、过滤组件三个部分组成。袋体接头为核心组件,在使用时与透析设备相连接进行工作。袋体接头包括灌装口,液路口和过滤件连接口。灌装口配有可拔除活塞,据灌装口左右内侧分别为过滤芯连接口和过滤管连接口,连接过滤芯及过滤管组件。据灌装口左右外侧分别为进液口和出液口,配有可拔除活盖,使用时拔除活盖与设备进出液口相连接,这种结构最大限度保证热封强度,产品使用时保证内部承压性能。进出液口的手动加盖设计生产加工时更易于操作,也能有效规避因热封面积小致覆膜强度差易脱落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透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析用干粉袋。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通用的透析用干粉袋接头顶部为整体覆膜式,需在干粉灌装完成后,使用热封设备对接头顶部的灌装口和下端的进出液口进行塑料薄膜热合封口。透析用干粉袋与透析设备相连接工作时,要求干粉袋必须具备较好的内部承压性能。该结构在实际生产操作中通常会出现以下几种弊端,以致在临床使用中产生不良反映。
先灌粉后覆膜封口的操作步骤,易因热合面静电吸附干粉粉末,造成热合不良导致使用时漏液;下端液路口热合面积小覆膜易脱落;热合封口设备造价高,操作难度大,生产工艺较为复杂;共挤工艺薄膜做为袋体材质,其热封强度在相同厚度时相对较差。
以上几方面原因使产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质量难于把控,干粉袋内部承压性能得不到充分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灌装封口难度低、密封和承压性能可靠的透析用干粉袋。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透析用干粉袋,包括袋体和与袋体相连的袋体接头,袋体接头顶部设有灌装口,以及灌装口两侧的进液口、出液口,灌装口上安装有活塞,活塞和灌装口为过盈配合,进液口和出液口上设有进出液活盖。
袋体接头底部呈椭圆形,长径两侧形成尖角,并向外延伸出一个小翼。
袋体接头顶部端面的灌装口和侧壁的距离不小于1mm。
袋体由尼龙聚乙烯复合材料制作。
袋体接头内还安装有过滤组件,灌装口左右内侧分别为过滤芯连接口和过滤管连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降低了透析用干粉袋的灌装封口操作难度,保证了产品整体的密封性能及承压性能,更易于生产操作和质量把控。
附图说明
图1为袋体接头立体图。
图2为袋体活塞示意图。
图3为袋体接头活塞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总体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袋体接头,2-袋体,3-过滤芯,4-过滤管,5-进液口,6-出液口,7-进出液口活盖,8-可拔除活塞,9-灌装口,10-小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透析用干粉袋接头顶部为边缘覆膜中间灌装口活塞式,两端的进出液口为加盖设计。主要由袋体2、袋体接头1、过滤组件三个部分组成。袋体接头1为核心组件,在使用时与透析设备相连接进行工作。袋体接头1顶部端面上设有灌装口9和液路口。液路口包括进液口5、出液口6,过滤组件包括过滤芯3、过滤管4。
灌装口配有可拔除活塞8,据灌装口左右内侧分别为过滤芯连接口和过滤管连接口,连接过滤芯及过滤管组件。灌装口左右外侧分别为进液口和出液口,配有可拔除活盖,使用时拔除活盖与设备进出液口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博晟包装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博晟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0252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针灸器夹持结构
- 下一篇:一种芯片封装中间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