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室暗排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3015911.0 | 申请日: | 2022-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43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廖树彬;戴书陶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顺建筑修缮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6 | 分类号: | E02D19/06;E03F3/02;E03F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润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6 | 代理人: | 郑永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室 排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防水领域,公开了一种地下室暗排水结构。该结构包括混凝土底板、沟槽、排水槽、块状填充物、隔离层、恢复层、排水接头和集水井;混凝土底板上开设沟槽,排水槽以开口朝下放置在沟槽内,块状填充物填充在排水槽与沟槽之间的空隙内,排水槽和块状填充物的上方依次设置隔离层和恢复层。所述沟槽包括支流沟槽和干流沟槽,其底部设有坡度;所述排水槽包括支流排水槽和干流排水槽,两者通过排水接头相互连通;支流沟槽中的支流排水槽将渗漏区域的水汇总至干流沟槽中的共用的干流排水槽,进而引流至共用的集水井。本方案用于解决暗排水结构布局分散的问题,达到减少暗排水结构的施工量,提高暗排水结构的利用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防水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地下室暗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和人防工程等地下建筑结构被广泛应用。但在地下建筑结构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材料、设计、施工和养护不到位等各方面因素,综合导致地下室的混凝土底板不可避免地出现渗漏。而且由于混凝土底板表面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遮盖的原因,通常很难找到原始的渗漏点。因此,采用单一的注浆和封堵治理方式无法彻底解决渗漏问题,需要设置暗排水引流措施将地下渗水导流至集水井,然后通过抽水设备将渗漏水排走,从而保证地下室地面不再产生积水而影响其使用功能。现有的暗排水结构一般施工过程如下:在混凝土底板上开设沟槽,然后在沟槽内铺设用于排水引流的排水板或碎石或排水槽,最后回填细石混凝土。
采用排水板的暗排水结构,由于排水板的凸台较矮,导致其疏水效果一般。而其凸台的杯口又比较窄,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混凝土无法使每个杯口均被填满,导致排水板受力不均匀,进而在沟槽受剪切力作用时,导致排水板容易损坏。
采用碎石的暗排水结构,由于渗漏水在通过混凝土底板的过程中,会把结构内水化产生的碳酸钙带出来,使其附着堆积在碎石上,形成碳酸钙固体,在一段时间后堵塞碎石间的缝隙,导致排水通道失效。
采用排水槽的暗排水结构,其结构强度、排水能力和排水可靠性等方面均比排水板或碎石的暗排水结构优秀。但由于没有根据渗漏情况对暗排水结构进行统筹规划,形成排水网络,导致沟槽、排水槽和集水井布局分散、重复施工。例如,分别开挖多条连接不同渗漏区域至集水井的沟槽并设置多条排水槽,或在每个渗漏区域周边就近对应开挖沟槽和集水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至少一项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排水槽的地下室暗排水结构,用于解决暗排水结构布局分散的问题,达到减少暗排水结构的施工量,提高暗排水结构的利用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下室暗排水结构,包括混凝土底板、沟槽、排水槽、块状填充物、隔离层、恢复层、排水接头和集水井;混凝土底板上开设沟槽,排水槽以开口朝下放置在沟槽内,块状填充物填充在排水槽与沟槽之间的空隙内,排水槽和块状填充物的上方依次设置隔离层和恢复层。所述沟槽包括支流沟槽和干流沟槽,其底部设有坡度;所述排水槽包括支流排水槽和干流排水槽,两者通过排水接头相互连通;支流沟槽中的支流排水槽将渗漏区域的水汇总至干流沟槽中的共用的干流排水槽,进而引流至共用的集水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顺建筑修缮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科顺建筑修缮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0159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声阵列支架
- 下一篇:一种压缩气体储能透平快速冷态启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