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密度的沉性鱼卵孵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011782.8 | 申请日: | 2022-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31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周洪磊;陈志;谢祥乐;陈依芳;黄建锋;王奇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洋泽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17 | 分类号: | A01K61/17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王培慧 |
地址: | 350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密度 鱼卵 孵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密度的沉性鱼卵孵化装置,多个所述滤网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滤网的滤孔小于鱼卵直径;所述孵化桶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开口,所述滤网的滑动侧穿过对应的一个开口设置在孵化桶内,所述滤网滑动侧的边沿抵接孵化桶内壁。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高密度的沉性鱼卵孵化装置,使沉性的鱼卵分布在多个滤网上,避免了沉性的鱼卵堆积在孵化桶底部,进而避免了鱼卵互相挤压损伤或缺氧的问题;所述高密度的沉性鱼卵孵化装置提高了鱼卵培育孵化的密度,降低了水产养殖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密度的沉性鱼卵孵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受精鱼卵孵化过程中,沉性鱼卵由于本身的比重较大而堆积在水底,相互挤压,极易造成损伤,同时相互堆积使鱼卵无法获得充足的溶解氧,造成孵化率相对较低,仔鱼畸形率高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常采用降低鱼卵培育密度的方法。但面对大量需要孵化的鱼卵,上述方法使需要用到孵化装置数量多,体积大;增加了水产养殖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一种高密度的沉性鱼卵孵化装置,其避免鱼卵堆积,实现沉性鱼卵的高密度孵化。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密度的沉性鱼卵孵化装置,包括孵化桶和滤网;所述滤网设有多个,所述滤网水平设置,多个所述滤网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滤网的滤孔小于鱼卵直径;
所述孵化桶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开口,所述滤网的滑动侧穿过对应的一个开口设置在孵化桶内,所述滤网滑动侧的边沿抵接孵化桶内壁,所述滤网远离滑动侧的一侧设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在孵化桶外密封开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产卵池和管道;
所述管道的进口连通产卵池,管道的出口连接并连通在孵化桶的顶部;所述管道内设有阀门,所述阀门上设有多个小于鱼卵直径的通孔;
所述孵化桶的底部设有出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孵化桶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设有滑轨,所述滤网滑动侧的边沿滑动连接滑轨。
进一步地,还包括曝气机,所述曝气机的出气端连接在孵化桶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曝气机具有多个出气端,多个所述出气端均匀连接在孵化桶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孵化桶的导热系数大于150W/m·K;所述孵化桶外壁贴附设有冷热半导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密度的沉性鱼卵孵化装置中,工作人员可以将鱼卵分批,先将第一批鱼卵放置在最底层的滤网上,随后将第二底层的滤网推入孵化桶内,并使密封块密封开口,工作人员在将第二批鱼卵放置在第二底层的滤网内,以此类推。
故而所述高密度的沉性鱼卵孵化装置,使沉性的鱼卵分布在多个滤网上,避免了沉性的鱼卵堆积在孵化桶底部,进而避免了鱼卵互相挤压损伤或缺氧的问题;所述高密度的沉性鱼卵孵化装置提高了鱼卵培育孵化的密度,降低了水产养殖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高密度的沉性鱼卵孵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高密度的沉性鱼卵孵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孵化桶;11、滑轨;
2、滤网;21、密封块;3、管道;
4、曝气机;5、冷热半导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洋泽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洋泽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0117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