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顶温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007666.9 | 申请日: | 2022-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66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江建明;江兴科;吴湧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正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3/00 | 分类号: | G01K13/00;G01K1/14;B01J19/18;B01J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涂华明 |
地址: | 2452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顶温检测装置,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外壁顶端中心处固定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外壁底端通过输出轴固定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设置在反应釜的内部,还包括用于对反应釜的内壁顶端进行测温的温度检测组件,所述温度检测组件包括螺杆、驱动部件和移动测温部件,所述螺杆的两端与反应釜的内壁两侧上部且位于搅拌轴的后侧转动连接,通过上述方式可知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反应釜内部顶端不同位置高度处的温度进行检测,从而能够通过增设检测位置来增大检测精度,避免工人因对反应釜内温度测量的位置限定测出的数据而出现判断错误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酯反应容器温度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顶温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综合反应容器,根据反应条件对反应釜结构功能及配置附件的设计。从开始的进料-反应-出料均能够以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完成预先设定好的反应步骤,对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力学控制(搅拌、鼓风等)、反应物/产物浓度等重要参数进行严格的调控。其结构一般由釜体、传动装置、搅拌装置、加热装置、冷却装置、密封装置组成。相应配套的辅助设备:分馏柱、冷凝器、分水器、收集罐、过滤器等。
现有的,在利用反应釜进行聚酯反应前,需要从反应釜内部顶端和内部底端来对反应釜的内部温度进行检测,以确保反应釜的顶部与底部温度保持一致,而现有的反应釜顶部温度检测方式大多是在反应釜顶部温度计套管内加入导热油,安装一支双金属温度计,接着在底部温度计套管内安装一支铂电阻温度计,安装完成后,开始对反应釜进行升温测试,工艺设定最高温度为80℃,核对上下两只温度计测温温度一致性,然而,在实际中,反应釜顶部其不同位置处温度也会出现偏差,而上述方式因为要将测温计插入反应釜设置的温度计套管内,导致工人对反应釜内温度测量的位置进行限定,进而不能对反应釜顶部其他位置进行温度测量,因此有可能会出现测出的数据出现偏差的情况,因而还存有一定的不足之处。
因此,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有必要研发顶温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顶温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顶温检测装置,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外壁顶端中心处固定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外壁底端通过输出轴固定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设置在反应釜的内部,还包括用于对反应釜的内壁顶端进行测温的温度检测组件;
所述温度检测组件包括螺杆、驱动部件和移动测温部件,所述螺杆的两端与反应釜的内壁两侧上部且位于搅拌轴的后侧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部件与反应釜的外壁左侧上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测温部件设置在螺杆的外壁上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件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外壁右端与反应釜的外壁左侧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外壁右侧通过输出轴与螺杆的外壁左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的外壁左侧且位于伺服电机的外侧固定有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外壁开设有散热口,所述反应釜的内壁两侧且位于螺杆的上方固定有导向杆。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测温部件为移动滑块a,所述移动滑块a的外壁两侧在与螺杆连接处开设有螺孔a,所述螺杆的外壁与螺孔a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移动滑块a的外壁两侧在与导向杆连接处开设有通孔a,所述导向杆的外壁与通孔a的内壁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滑块a的外壁顶端固定有上测温探头a,所述移动滑块a的外壁底端通过连杆固定有配重块a,所述配重块a的外壁底端连接有下测温探头a。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测温部件为移动滑块b,所述移动滑块b的外壁两侧在与螺杆连接处开设有螺孔b,所述螺杆的外壁与螺孔b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移动滑块b的外壁两侧在与导向杆连接处开设有通孔b,所述导向杆的外壁与通孔b的内壁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正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黄山正杰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0076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