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薄型接触式蜂鸣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3006057.1 | 申请日: | 2022-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49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菊;晋学贵;李定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百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9/12 | 分类号: | G10K9/12;G10K9/18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赵艳芳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型 接触 蜂鸣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薄型接触式蜂鸣器,包括:金属基片、陶瓷片、金属壳、音孔和PCB基板,陶瓷片设置在金属基片中且与内圈固定;金属壳自陶瓷片的中心沿径向依次包覆第三表面、第一表面、金属基片的外圈以及第二表面的一部分;在第二表面被金属壳覆盖的部分位置处,金属壳设有向外凸起的环形凸台,环形凸台高出第四表面;音孔设置在金属壳的上方,且两者之间具有预定距离;PCB基板设置在金属壳的下方,PCB基板上的第一金属弹片和第二金属弹片分别与待安装设备的负极和正极导通,第一金属弹片与环形凸台接触,第二金属弹片与陶瓷片的第四表面接触。这种蜂鸣器形成不超过0.5mm的超薄型蜂鸣器;提高了产品良率及稳定性,更加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蜂鸣器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超薄型接触式蜂鸣器。
背景技术
随着各类电子产品的薄型化趋势,对于其内部应用零部件装配接触应用高度越来越薄,而由于目前传统压电陶瓷片组装是将金丝线通过点胶或者焊接在基板上的,结构比较复杂,压电陶瓷片与基板之间需要一定的距离容纳金丝线,这样蜂鸣器的总厚度比较大,无法适用于超薄蜂鸣器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压电陶瓷片组装是将金丝线通过点胶或者焊接在基板上,导致蜂鸣器的总厚度比较大,无法适用于超薄蜂鸣器的要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薄型接触式蜂鸣器,包括:
金属基片,金属基片为环形结构,金属基片具有内圈和外圈;金属基片中,沿Z方向相对的两个表面分别为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陶瓷片,陶瓷片设置在金属基片中,且与内圈固定;陶瓷片中,沿Z方向相对的两个表面分别为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其中,第一表面与第三表面平齐,第四表面高出第二表面;
金属壳,金属壳自陶瓷片的中心沿径向依次包覆第三表面、第一表面、金属基片的外圈以及第二表面的一部分;在第二表面被金属壳覆盖的部分位置处,金属壳设有向外凸起的环形凸台,环形凸台高出第四表面;
音孔,音孔设置在金属壳的上方,且两者之间具有预定距离;
以及PCB基板,PCB基板设置在金属壳的下方,PCB基板上设有第一金属弹片和第二金属弹片,第一金属弹片和第二金属弹片分别与待安装设备的负极和正极导通,第一金属弹片与环形凸台接触,第二金属弹片与陶瓷片的第四表面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还包括L形的第一连接板和倒L形的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设于金属壳的上下两侧,音孔设置在第一连接板上;
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且包围金属基片、陶瓷片、金属壳以及PCB基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包括第一水平板和第一立板,第一立板在第一水平板的外侧设置一圈,且第一立板设置在第一水平板的底部;
第二连接板包括第二水平板和第二立板,第二立板在第二水平板的外侧设置一圈,且第二立板设置在第二水平板的顶部;
其中,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卡接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PCB基板上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第一金属弹片和第二金属弹片分别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中,且第一金属弹片和第二金属弹片分别与待安装设备的负极和正极导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金属弹片设置在第一安装槽的一端,第一安装槽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铜导柱,第一铜导柱与第一金属弹片通过导线导通;第二连接板上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铜导柱穿过第一安装孔与待安装设备的负极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百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百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0060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排气疏通的气力输送系统
- 下一篇:一种汽车注塑件的取件整形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