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性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3002821.8 | 申请日: | 2022-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31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雨;韩亮;张平化;孟凡己 | 申请(专利权)人: | 凡己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李林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弹性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件和弹性组件。其中连接件包括均为金属件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而弹性组件包括安装盒和鱼鳞片,鱼鳞片为金属弹性件。鱼鳞片设置于安装盒内,鱼鳞片包括两端连接且中部分离的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安装盒套设于第一连接件上,以使第一连接件抵压第一弹性层,而第二连接件可从弹性组件背离第一连接件的一侧抵压第二弹性层。通过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的弹性形变,可有效填充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不同位置对应的间隙,保证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接触效果。另外,利用安装盒将鱼鳞片与第一连接件相对固定,则更便于连接件和弹性组件连接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性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电子器件领域中传统的连接方式为平面压接,其通过待连接的两个电子器件的抵接以实现电连接,但是由于铜柱加工误差,或者工装固定铜柱的精度不够等因素,容易使两个接触面之间产生间隙,导致接触不良。而且这一连接方式下,由于间隙会导致接触面变小,而在大电流流过时发热增大,会在接触时产生电弧,长时间使用会使接触面烧糊,产生安全隐患。
因此,亟需一种弹性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连接结构,能够保证待连接部件的有效抵接,从而避免大电流通过接触面由于间隙而导致的接触不良。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弹性连接结构,包括:
连接件,包括均为金属件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
弹性组件,包括安装盒和鱼鳞片,所述鱼鳞片为金属弹性件,所述鱼鳞片设置于所述安装盒内,所述鱼鳞片包括两端连接且中部分离的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所述安装盒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抵压所述第一弹性层,所述第二连接件能够从所述弹性组件背离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侧抵压所述第二弹性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层和所述第二弹性层均包括多个形变条,每个所述形变条的弹性形变程度一致或不完全一致。
可选地,所述形变条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一弹性层和所述第二弹性层围设形成形变空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层的多个所述形变条和所述第二弹性层的多个所述形变条均沿所述鱼鳞片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鱼鳞片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层和所述第二弹性层的多个所述形变条的始端,以及所述第一弹性层和所述第二弹性层的多个所述形变条的末端。
可选地,所述安装盒具有安装通道,所述鱼鳞片安装于所述安装通道内,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设于所述安装通道内且抵压所述第一弹性层。
可选地,所述安装通道的内壁具有限位凸起,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抵压所述鱼鳞片于所述限位凸起上。
可选地,所述限位凸起具有沿所述安装盒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组,所述鱼鳞片长度方向的两端搭设于所述限位凸起上。
可选地,所述安装盒上还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内,以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安装盒。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用于固定线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凡己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凡己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0028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路板上板装置
- 下一篇:一种山地车刹车卡钳体的变形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