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铁用RFID接触网设备运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000901.X | 申请日: | 2022-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22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赵耀;周敏;李波;何常红;王国梁;古晓东;魏建忠;韩凌青;侯东光;许鸿谦;张妍君;吴绍华;李珉璇;郑明;谢招贤;侯金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创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G06K19/077;G06K17/00;G06Q10/20;G06Q50/30 |
代理公司: | 天津煜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46 | 代理人: | 吴建 |
地址: | 3000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铁用 rfid 接触 设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铁用RFID接触网设备运维装置,包括轨道板,所述轨道板的侧端安装有电连座,所述电连座的上端电性连接有接触网杆,所述接触网杆的上端一侧安装有电控气缸,所述电控气缸的侧端通过伸缩连杆伸缩连接有弧形采集板和接收器,所述接收器通过接触网杆与电连座电性连通。本实用新型为高铁用RFID接触网设备运维装置,通过弧形采集板和接收器的设置,实现信号更好的收集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铁RFID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铁用RFID接触网设备运维装置。
背景技术
接触网设备的巡检运维靠人工和轨道巡检车进行信息采集,现场进行设备检验和维护,作业数据不方便维护和查找,容易存在漏检;并且现在的铁路运维不断朝着信息化、自动化、大数据的方向发展,其巡检运维装置要具有标识编号、移动扫描、漏检提醒、准确定位、作业数据全生命周期查询与自动上传等功能,以适应铁路运维的需求,铁路上接触网杆体上物理标签有很多规格和种类,按照铁路标准要求安装,但都没有形成电子化信息,都需要人眼辨识。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电子标签是信息化的源头,电子标签已经成为铁路信息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于接触网是为高铁机车提供电的输电线路,接触网一旦停电,将会影响到机车的运行安全,那么对接触网设备的巡检运维是铁路安全的重中之重,接触网设备要定期巡检,防患于未然,对于故障设备,要准确定位故障发生点,方便维护。由于铁路线长,接触网设备种类和数量多,靠人工巡检,很容易漏检,重复检等问题,巡检时间长,工作效率低;目前对接触网设备做标记编码,方便巡检运维定位,有通过支柱号码作为编码的,有通过二维码条形码的,但由于风吹日晒雨淋自然环境影响,号码牌和二维码等很容易损坏,铁路标识牌种类多,材质、规格、形状、以及安装方式各不相同,不方便维护和定位,不具备信息化的功能,同时现有技术中存在不利于信号接收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铁用RFID接触网设备运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铁用RFID接触网设备运维装置,包括轨道板,所述轨道板的侧端安装有电连座,所述电连座的上端电性连接有接触网杆,所述接触网杆的上端一侧安装有电控气缸,所述电控气缸的侧端通过伸缩连杆伸缩连接有弧形采集板和接收器。
具体的,所述接收器通过接触网杆与电连座电性连通。
具体的,还包括RFID电子标签、读卡器、手持机和巡检运维系统,所述RFID电子标签为接触网设备的标识,RFID电子标签安装在接触网杆上;
所述读卡器安装在轨道巡检车上;
所述巡检运维系统包含一杆一档管理模块、设备信息管理模块、巡检运维管理模块和车载巡检管理模块。
具体的,所述RFID电子标签内设置有存储区,且存储区预置GPS位置信息。
具体的,所述手持机内安装有用于RFID识别的APP。
具体的,所述RFID电子标签通过背胶粘贴于反光膜的背面,且RFID电子标签的安装方式包括卡片式粘贴和一体化卡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通过安装弧形采集板,弧形采集板可进行信号的聚拢,将信号更清晰的进行传递,且电控气缸通过伸缩连杆可改变弧形采集板、接收器的位置,实现间距调节的目的,接触网杆、电连座电性连通,可进行供电工作,电连座设在轨道板的下端,轨道板实现列车的传输支撑,接收器可进行信号的接收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创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创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0009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