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球物理测井用绞车有效
申请号: | 202222986022.2 | 申请日: | 202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61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宋炯;张保卫;杨煜坤;任堃;赵海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调查中心 |
主分类号: | B66D1/60 | 分类号: | B66D1/60;B66D1/36;E21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谭鹏敏 |
地址: | 06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球物理 测井 绞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井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地球物理测井用绞车,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立板,所述立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滚筒,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调节筒,所述调节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环板。该地球物理测井用绞车,可以使得该绞车具有良好的防松散效果,便于提高对钢丝绳的收卷效果,有效避免钢丝绳的松散,便于后续的工作开展,从而使得该绞车的实用性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球物理测井用绞车。
背景技术
绞车,用卷筒缠绕钢丝绳或链条提升或牵引重物的轻小型起重设备,又称卷扬机。绞车是可单独使用,也可作起重、筑路和矿井提升等机械中的组成部件,因操作简单、绕绳量大、移置方便而广泛应用。主要运用于建筑、水利工程、林业、矿山、码头等的物料升降或平拖。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如CN213387597U的一种地球物理测井用绞车,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有两个安装板,一个所述安装板的侧面安装有电机,另一个所述安装板的侧面较接有转杆,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安装板。本实用新型中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滚简转动对钢丝绳进行收卷,使钢丝绳嵌在弧形槽内,可有效避免滚简上缠绕的钢丝绳发生滑动打结现象,滚简转动对钢丝绳进行收卷时,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推动滑套移动使绳环移动,绳环带动其上穿过的钢丝绳进行移动,可使钢丝绳在滚简上均匀缠绕,可避免钢丝绳缠绕在滚简同一位置而造成滑脱。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技术中用于地球物理测井用绞车,对于钢丝绳的收卷效果不佳,缠绕在滚筒外壁的钢丝绳容易发生松散,降低后续的使用效果;
2、现有技术中用于地球物理测井用绞车,对于移动结构的设置,提高制造成本,同时增加后续操作人员维修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球物理测井用绞车,具备防松散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防松散效果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球物理测井用绞车,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立板,所述立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滚筒,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调节筒,所述调节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
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环板,所述环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环板的顶端开设有匹配槽,所述匹配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滚轮,可以使得该绞车具有良好的防松散效果,便于提高对钢丝绳的收卷效果,有效避免钢丝绳的松散,便于后续的工作开展,从而使得该绞车的实用性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优选的,所述调节筒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调节筒等距离设置在底板的顶端,提高环板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螺纹杆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防滑垫,便于对该绞车进行移动,同时便于对绞车进行固定支撑,有效提高对绞车的便携性。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贯穿固定板的内部并延伸至固定板的两端,且螺纹杆与固定板活动连接,便于带动支撑板的高度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调查中心,未经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调查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9860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