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电转接装置、充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2973605.1 | 申请日: | 202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88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赵德明;林鸿楷;肖昌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M7/5387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赵景平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转接 装置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电转接装置、充电设备,所述装置包括:适于与直流充电设备连接的直流侧连接端口、适于与车载交流插座匹配连接的交流侧连接端口、以及逆变模块;所述直流侧连接端口至少包括直流电源正极端子和直流电源负极端子;所述交流侧连接端口至少包括第一相交流连接端子和中线连接端子;所述直流电源正极端子通过所述逆变模块与所述第一相交流连接端子和所述中线连接端子中的一个端子电连接,所述直流电源负极端子通过所述逆变模块与所述第一相交流连接端子和所述中线连接端子中的另一端子电连接。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可以使车端只配有交流充电接口的车辆可以使用直流充电设备充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转接装置、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电气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然而,从传统燃油汽车到纯电动汽车的飞跃,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充电设施不健全、高速/冬季电池续航大大降低、充电时间长等问题。在传统的汽油动力汽车和全电动汽车之间有“第三种选择”,最有希望的是相对省油且没有里程焦虑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即所谓的插混车型。但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纯电行驶距离大多在100公里以下,电池容量相对纯电动汽车较小,车端只配有交流充电接口。当车主附近只有直流充电设备时,将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转接装置、充电设备,以使车端只配有交流充电接口的车辆可以使用直流充电设备充电。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充电转接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适于与直流充电设备连接的直流侧连接端口、适于与车载交流插座匹配连接的交流侧连接端口、以及逆变模块;
所述直流侧连接端口至少包括直流电源正极端子和直流电源负极端子;所述交流侧连接端口至少包括第一相交流连接端子和中线连接端子;所述直流电源正极端子通过所述逆变模块与所述第一相交流连接端子和所述中线连接端子中的一个端子电连接,所述直流电源负极端子通过所述逆变模块与所述第一相交流连接端子和所述中线连接端子中的另一端子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逆变模块包括:全桥整流电路、以及至少一个电感;
所述全桥整流电路包括多个晶体管单元,所述晶体管单元为单一的晶体管或多个晶体管串联和/或并联的组合;
所述电感与至少部分所述晶体管单元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逆变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单元、第二晶体管单元、第三晶体管单元、第四晶体管单元、以及第一电感和/或第二电感;
所述第一晶体管单元和所述第二晶体管单元串联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单元和第四晶体管单元串连连接;
所述第一晶体管单元和所述第三晶体管单元的一端与所述直流电源正极端子电连接;
所述第二晶体管单元和所述第四晶体管单元的一端与所述直流电源负极端子电连接;
所述第一晶体管单元和所述第二晶体管单元的连接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一相交流连接端子,或者通过所述第一电感电连接至所述第一相交流连接端子;
所述第三晶体管单元和所述第四晶体管单元的连接端电连接至所述中线连接端子,或者通过所述第二电感电连接至所述中线连接端子。
可选地,所述晶体管为以下任意一种:MOS管、IGBT管、至少两个MOS管的串连和/或并联的组合、至少两个IGBT管的并联组合。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电路保护模块,驱动隔离模块和单片机;
所述电路保护模块,用于保护多个所述晶体管单元中的晶体管防止击穿,所述电路保护模块包括开关电路,所述直流电源正极端子或直流电源负极端子通过所述开关电路电连接至所述逆变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科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9736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拉幅定型机压布轮改进结构
- 下一篇:晶圆放置异常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