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2222963078.6 | 申请日: | 202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77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黄远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聚电出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18;B65H75/38;B65H75/44 |
代理公司: | 赣州元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52 | 代理人: | 莫伟智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州市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两侧均固定有隔板,两块所述隔板将主体内部分为主腔体和两个收纳腔,两个收纳腔分别设置在主腔体两侧,所述收纳腔内的隔板一端均匀设置有多个定位轴,所述收纳腔内的隔板另一端均匀设置有多个限位轴,所述限位轴和定位轴均通过收纳电机驱动移动,所述定位轴和限位轴上均设置有导向轮,所述隔板上均固定有输电线,所述输电线一端固定在隔板上,所述输电线另一端从下往上依次绕过隔板两侧的导向轮后与对应的充电枪固定。充电完成后,输电线自动进入到收纳腔内收纳,避免输电线散乱摆放在地面上遭踩压变形,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产业是国家大力推广的低碳节能产业,而充电设施是电动汽车发展的基础设施,鉴于这种情况,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均在大力推广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并作为其“十二五”的重点项目。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可以分为充电桩、充电站、换电站三种类型。充电桩对具有车载充电机的电动汽车提供交流充电电源,具有占地面积较小,布点灵活的特点。长期来看,在我国占据主导地位的常规充电方式应为慢充,停车场和路边的交流充电桩将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充电设施。
目前市面上拥有多种充电桩,可以有效的解决电动汽车的充电问题。现有常见的充电桩是带有充电枪的,可以直接为电动汽车进行充电,为了方便给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通过一根较长的输电线连接充电枪,而此类充电桩由于输电线较长,并且没有输电线自动收卷装置,导致输电线缆处于散乱堆放在地面的状态,如专利申请号:CN202122669357.7公开了一种充电桩,充电线摆放在地面上,并且专利申请号:CN201620823624.8也公开了一种充电桩,从图上可以清楚的确认电源线摆放在地面上,此类充电桩的充电线容易遭踩压或者汽车碾压等,不仅影响线缆的使用寿命,而且容易漏电而引发安全事故。
本实用新型即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能将充电线缆收纳到充电桩内部的的充电桩,避免线缆散乱堆放发生安全事故。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两侧均固定有隔板,两块所述隔板将主体内部分为主腔体和两个收纳腔,两个收纳腔分别设置在主腔体两侧,所述收纳腔内的隔板一端均匀设置有多个定位轴,所述收纳腔内的隔板另一端均匀设置有多个限位轴,所述限位轴和定位轴均通过收纳电机驱动移动,所述定位轴和限位轴上均设置有导向轮,所述隔板上均固定有输电线,所述输电线一端固定在隔板上,所述输电线另一端从下往上依次绕过隔板两侧的导向轮后与对应的充电枪固定。充电桩使用时,通过收纳电机驱动左侧的定位轴向着右侧移动并且驱动右侧的限位轴向左移动,由于输电线依次绕过定位轴和限位轴上的导向轮,输电线为绷紧状态,充电桩使用时,相邻的定位轴和限位轴相互靠近,输电线呈松的状态,拉动充电枪,将输电线从收纳腔内拉出后给新能源汽车充电,新能源汽车充电完成后,通过收纳电机驱动相邻的定位轴和限位轴相互远离,即定位轴和限位轴上导向轮相互远离,相邻的两个导向轮之间的输电线距离变大,收纳腔外的输电线自动进入到收纳腔内,本装置可以实现使用时将输电线从收纳腔中拉出给新能源汽车充电,充电完成后,输电线自动进入到收纳腔内收纳,避免输电线散乱摆放在地面上遭踩压变形,发生安全事故。
优选的,所述定位轴均固定在定位板上,所述限位轴均固定在限位板上,所述限位板和定位板上对应位置均固定有螺纹管,所述收纳电机输出端固定有螺杆,所述螺杆穿过两个螺纹管并与对应的螺纹管螺纹连接。两个螺纹管上螺纹方向相反,由于螺杆穿过两个螺纹管并与螺纹管螺纹连接,收纳电机驱动螺杆转动时可以实现限位板与定位板相互靠近或远离,实现相邻的导向轮靠近或远离,可以实现将输电线拉出收纳腔或者将输电线收纳到收纳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聚电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聚电出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9630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头激光切割机
- 下一篇:一种结构改良的上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