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孔抛光新型皮刷有效
申请号: | 202222960168.X | 申请日: | 202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47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魏炜;张亚飞;贾小斌;赵浩;华金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永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4 | 分类号: | B24B41/04;B24D1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刘传勇 |
地址: | 518038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抛光 新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孔抛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孔抛光新型皮刷,包括金属治具主体,所述金属治具主体的表面开设有横向贯通的第二矩形槽,且第二矩形槽的内部插接有抛光白皮A,并且抛光白皮A表面开设有插接槽;所述金属治具主体的表面还开设有纵向贯通的第一矩形槽,所述第一矩形槽的内部插接有抛光白皮B,所述金属治具主体的一端连接有锁紧螺母,且该锁紧螺母用于将金属治具主体、抛光白皮A以及抛光白皮B进行锁紧。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满足长时间的反复使用,确保了产品在加工时的高寿命和高精度要求问题,很好的解决了孔锥度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孔抛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孔抛光新型皮刷。
背景技术
产品在开孔后需要对其内孔进行抛光处理,现有技术中对内孔的抛光一般是采用猪毛棒刷对被加工产品的内孔进行处理,过程中主要有以下缺陷;
首先,传统的猪毛棒刷和产品1比5的寿命比例,导致加工成本较高;其次,传统猪毛棒刷的结构是铝材主体制成麻花状将猪毛在铝材主体麻花成型过程中置入,这样使棒刷和猪毛成为一个整体,存在一个致命性弊端就是无法反复利用,到达寿命后就报废;再次,由于猪毛棒的材质问题,在加工孔时会出现锥度,靠近孔底部的侧壁往往会有尺寸偏小的可能性,这取决于猪毛棒刷的先天设计缺陷,因此需要一种内孔抛光的新型皮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孔抛光新型皮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传统的猪毛棒刷成本较高,无法反复利用,以及加工孔时会出现锥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孔抛光新型皮刷,包括金属治具主体,所述金属治具主体的表面开设有横向贯通的第二矩形槽,且第二矩形槽的内部插接有抛光白皮A,并且抛光白皮A表面开设有插接槽;所述金属治具主体的表面还开设有纵向贯通的第一矩形槽,且第一矩形槽与第二矩形槽位于金属治具主体的中轴线处相通;所述第一矩形槽的内部插接有抛光白皮B,且抛光白皮B贯穿插接槽延伸至金属治具主体的外部,所述金属治具主体的一端连接有锁紧螺母,且该锁紧螺母用于将金属治具主体、抛光白皮A以及抛光白皮B进行锁紧,并且锁紧螺母的外表面开设两组凹槽,且两组凹槽关于锁紧螺母的中轴线对称。
优选的,所述金属治具主体的材质为不锈钢。
优选的,所述第二矩形槽的长度大于第一矩形槽的长度,且第一矩形槽与第二矩形槽相互垂直。
优选的,所述插接槽的长度与第一矩形槽的长度相等,并且抛光白皮A与金属治具主体插接后插接槽与第一矩形槽重合。
优选的,所述抛光白皮A和抛光白皮B分别与金属治具主体插接后,金属治具主体的中轴线分别与抛光白皮A的中心线和抛光白皮B的中心线皆重合。
优选的,所述金属治具主体一端的外表面攻钻有外螺纹,且锁紧螺母的内表面攻钻有内螺纹,并且内螺纹与凹槽相互螺纹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皮刷组件的结构可以满足长时间的反复使用,在其皮不能达到切削效果时,卸下螺母更换抛光白皮即可实现反复再使用;
2、该皮刷组件通过不锈钢的金属治具主体,确保了产品在加工时的高寿命和高精度要求问题;
3、该皮刷组件的抛光白皮可根据孔的要求,选择不同材质和硬度的抛光白皮作为抛光材质,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孔锥度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治具主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锁紧螺母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永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永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9601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向调速装置及可调沙发椅
- 下一篇:一种生物制药用烘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