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支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956057.1 | 申请日: | 202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52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石海松;陈铭;周兵;王智力;陈向科;熊怡杰;刘攀飞;杨卫;谭以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葛洲坝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7/00 | 分类号: | E04G17/00;E04G17/06;E04G9/02;E04G9/0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李末黎 |
地址: | 44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支模装置,包括门型钢筋卡,门型钢筋卡两端连接有斜支撑组合成支模架;支模架两侧设置模板组合,多个支模架沿模板组合轴线方向等间距排布。该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模板架设方法无法适应小体积混凝土构筑物施工环境,存在施工空间狭小,工序繁琐,施工效率低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布设方便,可有效在空间狭小的小体积混凝土构筑物施工环境中应用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速支模装置。
背景技术
模板制安是混凝土构筑物浇筑成型的一道重要工序;模板加固方式有多种,传统的模板加固方式为竖向背楞采用50*80木方等间距布置,横向背楞等间距布置2道φ48mm钢管,然后采用对拉螺杆进行加固,双面设置钢管顶撑;该方法使用较为普遍,可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但实际操作起来较为繁杂,功效不高,特别是在线性小体积混凝土构筑物施工方面,施工空间狭小,采用该方式施工存在工序繁琐,施工效率低的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快速支模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速支模装置,该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模板架设方法无法适应小体积混凝土构筑物施工环境,存在施工空间狭小,工序繁琐,施工效率低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布设方便,可有效在空间狭小的小体积混凝土构筑物施工环境中应用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支模装置,包括门型钢筋卡,门型钢筋卡两端连接有斜支撑组合成支模架;支模架两侧设置模板组合,多个支模架沿模板组合轴线方向等间距排布。
进一步地,门型钢筋卡和斜支撑钢筋规格均采用C16mm三级钢。
优选地,斜支撑与门型钢筋卡两端焊接,焊接角度呈30°夹角。
优选地,模板组合包括厚覆面胶合板以及背楞。
进一步地,模板采用15mm厚覆面木胶合板,背楞采用50*80方木。
优选地,门型钢筋卡底端两侧与斜支撑搭接处钻有圆孔,圆孔内穿过有对穿铁丝将两侧的模板组合拉紧固定。
进一步地,对穿铁丝采用12号铁丝。
进一步地,在线性小体积混凝土构筑物应用中,支模架安装间距沿轴线方向按60-80cm等间距进行布置,过宽模板加固不牢容易跑模,过密浪费钢筋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装置结构简单,取材方便,可在施工现场利用余料进行快速制作,成本极低;整体布设方式非常便捷,可以快速适用于空间狭小的小体积混凝土构筑物施工环境中;解决了传统的模板架设方式的工序繁琐,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中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门型钢筋卡1,斜支撑2,模板组合3,对穿铁丝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快速支模装置,包括门型钢筋卡1,门型钢筋卡1两端连接有斜支撑2组合成支模架;支模架两侧设置模板组合3,多个支模架沿模板组合3轴线方向等间距排布。
进一步地,门型钢筋卡1和斜支撑2钢筋规格均采用C16mm三级钢。
优选地,斜支撑2与门型钢筋卡1两端焊接,焊接角度呈30°夹角。
优选地,模板组合3包括厚覆面胶合板以及背楞。
进一步地,模板采用15mm厚覆面木胶合板,背楞采用50*80方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葛洲坝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葛洲坝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9560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