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型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2950093.7 | 申请日: | 202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46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邹明谕;沈洪;朱佑铮;吴文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汉威燃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8 | 分类号: | F23D14/08;F23D14/62;F23D14/68;F23D14/66;F23D14/46;F23D11/22;F23D11/36;F23D11/40;F23D11/44 |
代理公司: | 南京华鑫君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544 | 代理人: | 张帅 |
地址: | 225800 江苏省扬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燃烧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节能型燃烧器,包括外壳、供气机构、燃料管、混合室和燃烧机构,其中,供气机构设置在外壳内,供气机构包括连通组件、过滤组件、泵体和进气管,其中,连通组件的进气口位于燃烧机构的上方,连通组件的出气口与过滤组件连通;过滤组件的出气口与泵体的进气口连通;进气管的一端与泵体的出气口连通;混合室设置在外壳的空腔内,进气管和燃料管的一端分别贯穿混合室的外壁,且进气管与燃料管对称布置;燃烧机构安装在外壳的内壁上,燃烧机构的一端与混合室连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节能型燃烧器,燃烧效率高,空气与燃料混合充分,燃烧彻底,节约了能源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型燃烧器。
背景技术
燃烧器,是使燃料和空气以一定方式喷出混合燃烧的装置统称。燃烧器按类型和应用领域分工业燃烧器、燃烧机、民用燃烧器、特种燃烧器几种。
在广义的燃烧器概念中,家用的热水器、煤气灶,乃至打火机等都可以认为是燃烧器的一种。按其工作原理,可以将燃烧器定义为是一种将物质通过燃烧这一化学反应方式转化热能的一种设备,即将空气与燃料通过预混装置按适当比例混兑以使其充分燃烧。
随着节能减排的大力推广,人们越来越知晓能源的重要性,相关技术中,燃烧器燃烧效率低,燃烧不充分,进而导致能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节能型燃烧器,燃烧效率高,空气与燃料混合充分,燃烧彻底,节约了能源的使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节能型燃烧器,包括外壳、供气机构、燃料管、混合室和燃烧机构,其中,所述供气机构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供气机构包括连通组件、过滤组件、泵体和进气管,其中,所述连通组件的进气口位于所述燃烧机构的上方,所述连通组件的出气口与所述过滤组件连通;所述过滤组件的出气口与所述泵体的进气口连通;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泵体的出气口连通;所述混合室设置在所述外壳的空腔内,所述进气管和所述燃料管的一端分别贯穿所述混合室的外壁,且所述进气管与所述燃料管对称布置;所述燃烧机构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所述燃烧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混合室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型燃烧器,通过供气机构与燃烧机构附近温度较高的空气连通,利用燃烧机构的余热对空气进行预加热,获得预热空气,提高燃烧效率,在泵体的作用下过滤后注入混合室内,预热的空气与燃料冲击对流,使得空气与燃料混合充分,进而使得燃烧更加彻底,最终节约了能源的使用。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提出的节能型燃烧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具体地,所述连通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气道、环形气道和第一管体,其中,多个所述第一气道和环形气道分别开设在所述外壳内,且多个所述第一气道与所述环形气道连通;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与所述环形气道连通。
具体地,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盒体、吸附板、辅助机构和第二管体,其中,所述盒体设置在所述外壳的空腔内,所述第一管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盒体连通;所述吸附板设置在所述盒体的内部;所述辅助机构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外壁上,且与所述盒体正对设置;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与所述盒体连通,所述第二管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泵体的进气口连通。
具体地,所述燃烧机构包括燃烧头、集气管和点火电极,其中,所述燃烧头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所述点火电极设置在所述集气管上;所述集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燃烧头连通,所述集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混合室连通。
具体地,所述集气管上安装有截止阀。
具体地,所述外壳的两侧分别对称设有多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汉威燃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汉威燃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9500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塑膜冲压模具
- 下一篇:一种检验科用试管传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