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红外光频除臭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945193.0 | 申请日: | 202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88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和娟;王志成;杨东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人仁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58 | 分类号: | B01D53/58;B01D53/72;B01D53/86;A61L9/16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青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924 | 代理人: | 朱正红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红外光 除臭 发生 装置 | ||
1.一种新型的红外光频除臭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组件、微晶发热板和发生单元;
所述支架组件包括支架本体和出风机构,所述出风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的下侧;所述微晶发热板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的上侧;
所述发生单元包括稀土能量陶瓷粒和合金铜片,所述稀土能量陶瓷粒的上侧设置于所述出风机构,并且所述微晶发热板的发热机构朝向所述稀土能量陶瓷粒的上侧,所述稀土能量陶瓷粒的下侧与所述合金铜片的上侧连接,所述合金铜片的下侧朝向纺织品;
所述合金铜片包括外环部、内环部、铜作用部和散发通道;所述外环部的圆心与所述内环部的圆心重合,多个所述铜作用部设置于所述内环部和外环部之间并且环绕所述内环部的圆周分布;相邻两个所述铜作用部之间形成所述散发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红外光频除臭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的红外光频除臭发生装置还包括吹风单元,所述支架组件还包括支架进风口,所述支架进风口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的侧边,所述吹风单元与所述支架本体连接,并且所述吹风单元的风机出风部朝向所述支架进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红外光频除臭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单元包括风机进风部、机壳罩、风叶滚轮组件;
所述风机进风部和所述风机出风部分别设置于所述机壳罩的两侧,所述风叶滚轮组件旋转设置于所述机壳罩内并位于所述风机进风部和所述风机出风部之间,所述风叶滚轮组件、所述风机进风部和所述风叶出风口三者相互平行;
所述风叶滚轮组件包括滚轮本体和风叶,所述风叶分布于所述滚轮本体的圆周外壁,并且所述风叶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滚轮本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红外光频除臭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的红外光频除臭发生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盖于所述支架本体的下侧,所述发生单元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和所述外壳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红外光频除臭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能量陶瓷粒包括陶瓷块本体和蜂窝贯穿孔,所述陶瓷块本体贯穿开设有多个蜂窝贯穿孔,所述蜂窝贯穿孔的孔口朝向所述合金铜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红外光频除臭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机构包括下侧板、出风口、支撑梁和限位凸出轴,所述下侧板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的下侧,所述出风口开设于所述下侧板,所述限位凸出轴设置于所述出风口的中间,所述限位凸出轴通过所述支撑梁与所述下侧板连接;所述稀土能量陶瓷粒和所述合金铜片均套设于所述限位凸出轴的外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红外光频除臭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机构包括多个出风口和多个限位凸出轴,所述出风口和所述限位凸出轴一一对应,每个出风口设有多个支撑梁,每个出风口均对应一个所述稀土能量陶瓷粒和一个所述合金铜片;所述出风口均匀分布于所述下侧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人仁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人仁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94519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护目镜落砂耐磨性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方便安装维修的自吸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