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型具备控温除潮的预装变电站有效
申请号: | 202222941549.3 | 申请日: | 2022-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54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星明;尹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安靠智能电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28 | 分类号: | H02B1/28;B01D53/26;H02B1/56;H02B7/06;F21V33/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市昌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03 | 代理人: | 张宇江 |
地址: | 211113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型 具备 预装 变电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节能型具备控温除潮的预装变电站,属于变电站技术领域,包括变电站主体,所述变电站主体一端边部对称铰接有箱门,所述变电站主体内壁底端中部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部安装有控温除潮机构,所述控温除潮机构至少包括固定框、干燥剂盒、热量传感器、控制器和排风扇,所述定位孔内部设置有固定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温除潮机构,能够对变电站主体内部的湿气进行吸附,降低了变电站主体内部湿气的吸附难度,同时能够加速变电站主体内部气体流动,从而加速变电站主体内部的散热,降低了变电站主体内部的热量,使得变电站主体内部的热量处于一个相对恒定的数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技术领域,具体为节能型具备控温除潮的预装变电站。
背景技术
预装式变电站通常为箱式结构,将变电所需配电网末端设备在工厂内进行选配安装,使多个电力元器件包括变压器和开关控制设备等安装于同一箱体结构中,直接构成成套变电站进行安装使用,而箱式结构大量内的元件在工作过程中必然会散发较多的热量,不仅容易造成材料老化容易引起火灾,局部高温也会对金属导体的阻值造成一定影响,增加耗能的同时不利于灵敏元件的稳定使用。
但是现有的预装式变电站不便于对内部进行控温,从而导致预装式变电站内部温度过高易导致预装式变电站内部的元件因高温而产生损坏的现象,并且不利于预装式变电站内部的防潮,从而导致预装式变电站内部产生潮湿的现象,进一步影响了预装式变电站内部元件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节能型具备控温除潮的预装变电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预装式变电站不便于对内部进行控温,从而导致预装式变电站内部温度过高易导致预装式变电站内部的元件因高温而产生损坏的现象,并且不利于预装式变电站内部的防潮,从而导致预装式变电站内部产生潮湿的现象,进一步影响了预装式变电站内部元件使用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节能型具备控温除潮的预装变电站,包括变电站主体,所述变电站主体一端边部对称铰接有箱门,所述变电站主体内壁底端中部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部安装有控温除潮机构,所述控温除潮机构至少包括固定框、干燥剂盒、热量传感器、控制器和排风扇;
所述定位孔内部设置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底端设置有干燥剂盒,所述固定框内壁设置有热量传感器,所述热量传感器一端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一端设置有排风扇;
所述变电站主体内壁边部固定安装有照明机构,所述照明机构至少包括凹型杆、转动条和照明灯;
所述变电站主体内壁边部设置有凹型杆,所述凹型杆内部设置有转动条,所述转动条一端设置有照明灯。
所述控温除潮机构包括固定框、网孔板、干燥剂盒、过滤网、手动伸缩杆、移动网、热量传感器、控制器和排风扇;
所述定位孔内部安装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壁底端等距设置有干燥剂盒,所述固定框内部位于干燥剂盒顶端位置处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底端对称焊接有手动伸缩杆,两个所述手动伸缩杆一端之间通过移动网连接,所述过滤网顶端安装有热量传感器,所述过滤网顶端位于热量传感器一端位置处安装有控制器,所述过滤网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排风扇,所述固定框内壁顶端卡接有网孔板。
优选的,所述热量传感器、控制器和排风扇的输入端均和市电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过滤网的形状为L型。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内壁边部等距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网孔板四面中部均焊接有矩形条。
所述照明机构包括凹型杆、丝杆、转动条、照明灯和挤压螺母;
所述变电站主体背面边部固定安装有凹型杆,所述凹型杆内部中部固定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条,所述转动条外表面等距嵌入安装有照明灯,所述丝杆外表面两侧均通过螺纹连接有挤压螺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安靠智能电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安靠智能电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9415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压细水雾灭火装置和灭火系统
- 下一篇:一种输液背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