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渔轮发光握丸有效
申请号: | 202222908037.7 | 申请日: | 2022-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05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郑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松 |
主分类号: | A01K89/00 | 分类号: | A01K89/00;F21V3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睿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26 | 代理人: | 余爱平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宁波市慈***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渔轮 发光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渔轮发光握丸。该渔轮发光握丸包括:外壳、轴承、轴、锁紧螺帽、接触片、开关、电池和发光体,外壳由透明材质制成,外壳一侧开口内部中空,外壳的开口侧设有内螺纹,轴设在外壳内部,且轴的两端均套设有轴承,锁紧螺帽一侧能够与外壳内螺纹螺接,且螺接侧开口内部空心,锁紧螺帽的底部开有呈多边形的锁紧槽,锁紧槽中心设有切穿锁紧螺帽的接触孔,接触片的形状尺寸与锁紧槽相同,接触片底部向下延伸有接触柱,接触片安装在锁紧螺帽的锁紧槽内,接触柱穿过接触孔至锁紧螺帽外侧开关、电池、发光体依次安装在锁紧螺帽内,发光体另一端抵着轴承,通过按压接触柱控制开关开闭。采用上述结构使渔轮在夜间使用时更为的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钓鱼用具配件,具体的说是一种渔轮发光握丸。
背景技术
渔轮握丸是渔线轮上用于收放渔线的辅助部件。目前,市面上的渔轮握丸主要由外壳、轴和轴承组成,外壳内部中空,轴和轴承设在外壳内部,轴承套在轴的两端,轴的一端与鱼线轮连接。这种渔轮握丸的功能较为单一,仅为收放鱼线时起到助力的作用,由于现有渔轮握丸未设置发光装置,当钓鱼爱好者在夜间钓鱼,且当鱼线缠绕打结时,就需要额外的照明工具辅助才能进行剪线处理,多钓鱼竿同时使用时,整理垂钓点过散导致鱼竿寻找起来也较为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渔轮发光握丸所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发光装置的渔轮发光握丸。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一种渔轮发光握丸,包括:外壳、轴承、轴和锁紧螺帽,所述外壳由透明材质制成,一侧开口内部中空,外壳的开口侧设有内螺纹,所述轴设在外壳内部,且轴的两端均套设有轴承,所述锁紧螺帽一侧能够与外壳内螺纹螺接,所述锁紧螺帽的螺接侧开口内部空心,锁紧螺帽的底部开有呈多边形的锁紧槽,锁紧槽中心设有切穿锁紧螺帽的接触孔,所述渔轮发光握丸还包括接触片、开关、电池和发光体,接触片的形状尺寸与锁紧槽相同,接触片底部向下延伸有接触柱,所述接触片安装在锁紧螺帽的锁紧槽内,接触柱穿过接触孔至锁紧螺帽外侧,所述开关、电池、发光体依次安装在锁紧螺帽内,发光体另一端抵着轴承,通过按压接触柱控制开关开闭。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柱的穿出侧设有螺母孔,通过转动螺帽孔能够使锁紧螺帽与外壳锁紧或者松开。上述设计结构更为的合理。
进一步地,所述渔轮发光握丸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设在接触片与开关之间,使接触片通过垫片与开关相抵。上述设计防止接触片与开关之间出现间隙情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使用者在夜钓时可以打开渔轮握丸的发光体,通过观察渔轮握丸是否震动来判断鱼儿是否上钩,当鱼线缠绕打结时,可以直接进行剪线处理,钓鱼结束后可以根据渔轮握丸发出的灯光进行整理,避免鱼竿丢失。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渔轮发光握丸零件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锁紧螺帽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2、轴承;3、轴;4、锁紧螺帽;5、接触片;6、垫片;7、开关;8、电池;9、发光体;10、接触柱;11、螺母孔;12、锁紧槽;13、接触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松,未经郑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9080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