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功率LED灯用热管散热装置及大功率LED灯有效
申请号: | 202222907878.6 | 申请日: | 2022-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62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王进;薛一帆;王伟;何朝阳;杜建强;田可;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天津隆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K9/20 | 分类号: | F21K9/20;F21V29/71;F21V29/85;F21V29/56;F21V29/51;F21V29/74;F21V29/503;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付长杰 |
地址: | 300130 天津市红桥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功率 led 热管 散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为大功率LED灯用热管散热装置及大功率LED灯,包括LED灯珠、壳体、LED灯芯片、灯罩、热管、散热器、蒸发腔、散热片。灯罩固定于壳体底端,LED灯珠设置于灯罩顶部,LED灯上设置有LED灯芯片,LED灯芯片上端与蒸发腔紧密贴合,蒸发腔上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端中心处通过螺钉固定散热器,热管固定于蒸发腔中,且穿过支撑板,热管上部各管中嵌入有若干个散热片上。本实用新型利用多种散热方式来提高了散热性能,且拥有较高的传热极限、节能、结构简单和运行方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LED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大功率LED灯用热管散热装置及大功率LED灯。
背景技术
LED灯是一种半导体材料芯片,可以将电能高效的转换为光能,但很多大功率的LED灯(200W以上)采用阵列方式将大量LED灯芯片组合在一起,其虽光电转化效率高,但大部分的电能还是转化为热能方式,会导致LED灯芯片温度急剧升高而导致烧毁,因此采取有效的散热装置来提高散热效果是十分必要的。目前行业内采取如各式热管散热、利用散热器散热的常规散热方式和液体散热方式等散热方式,与另外两种散热方式相比,热管散热中工质的较大的相变潜热更有利于散热,能发挥更好的散热效果。因而热管散热具有广阔发展潜力的散热方式。现有的热管有重力热管、脉动热管以及毛细热管等,现有的重力热管技术受热管数目的限制,导致工质循环速率不高,进而使LED灯无法保持长时间不间断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功率LED灯用热管散热装置,其散热性能良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为: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功率LED灯用热管散热装置,包括热管(7),所述热管(7)下部为环形管(11),上部为若干数量的U形管(12),环形管(11)的各个环之间相互连通且环内工质水平面等高,同时环形管(11)与U形管(12)的下部连通,U形管(12)的上部设置有若干数量的散热片(8)。
所述环形管(11)中各个环均为同心布置,且环的数量为偶数,相邻两个环之间垂直固定U形管(12),U形管(12)的数量以不影响散热片(8)的安装空间为准均匀分布在环形管(11)上。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功率LED灯,所述大功率LED灯包括LED灯珠(2)、壳体(3)、LED灯芯片(4)、灯罩(1)、热管(7)、散热器(9)、蒸发腔(5)、散热片(8),灯罩(1)固定于壳体(3)底端,LED灯珠(2)设置于灯罩(1)顶部,LED灯珠(2)上设置有LED灯芯片(4),LED灯芯片(4)上端与蒸发腔(5)紧密贴合,蒸发腔(5)上设置有支撑板(6),支撑板(6)上端中心处固定散热器(9),所述热管(7)包括蒸发段、冷凝段,蒸发段固定于蒸发腔(5)中,且热管(7)的上部穿过支撑板(6),穿出的热管(7)上部嵌入若干个散热片(8)构成冷凝段。LED灯芯片远离LED灯的一侧设置有蒸发腔(5),蒸发腔(5)内填充相变材料并容纳热管(7)的蒸发段,热管(7)的冷却段位于蒸发腔(5)之外。
进一步的,所述热管的蒸发段为环形管(11)穿出的热管为U形管(12),所述蒸发腔(5)中的环形管(11)具有两个环,所述环形管(11)上垂直设置有8个U型管(12),环形管(11)的两个环上各连通每个U形管(12)的一端,环形管(11)的两个环间通过管道连接,保证两个环间工质水平面一致。所述8个U型管(12)分布在环形管(11)的东南西北四侧以及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角的八个方位上。环形管(11)的环间通过管道连接,环间不产生高度差并通过通道相连,用来保证环形管(11)环间工质水的水平面一致,避免水不断蒸发流进一个环形管(11)间,导致另一环形管(11)因水蒸干而产生的传热恶化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天津隆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工业大学;天津隆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9078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