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动力环境监测技术的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2889187.8 | 申请日: | 2022-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70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于丹;代治国;武杰;张亦琛;王涛;王溢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丹 |
主分类号: | H04L67/12 | 分类号: | H04L67/12;H04L12/66;H04L9/40;H04Q9/00;H04N7/18;H04N5/76 |
代理公司: | 杭州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97 | 代理人: | 郭丹丹 |
地址: | 030032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龙城南***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动力 环境监测 技术 管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在低改造成本的前提下提供告警及监控功能,由于安装的特殊性,容易出现如蓄电池丢失在内的设备丢失损坏情况,造成财产损失,同时影响基站服务稳定性的问题,具体为一种基于动力环境监测技术的管理系统,包括现场设备和智能网关以及云平台,所述现场设备用来采集基站机柜内环境运行参数以及运行监控图像与基站门锁门磁状态信息。本实用新型可解决无人值守基站因门锁被暴力破坏,财产造成损失而无法追责的问题,通过门磁设备联动智能摄像机可记录每次基站门锁被打开时的画面,相比现有技术仅能记录基站运行参数而言,本实用新型所述方案可记录人为行动,有较大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动力环境监测技术的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电信运营商基站主要通过自有人员进行管理以及维护,同时在部分地区,电信运营商与三方基站服务供应商(以下简称三方供应商)进行合作,将部分基站点位的维护工作交给三方服务商进行。在实际维护过程中,由于三方供应商数量较多,各家三方供应商管理水平不一,为此严重影响运营商的服务稳定性。现有技术主要是在基站部署无人基站管理系统,实现基站动环设备监控数据的采集上传,实现对基站环境控制设备的简单自动开关动作。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14751432U提供了一种动环监控设备和系统,所述设备包括:数据接口,用于连接处理模块和动环数据采集设备,将所述动环数据采集设备采集的动环监控数据传输给所述处理模块;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数据接口、传输模块连接,用于获取所述数据接口传输的动环监控数据;筛选所述动环监控数据,并存储筛选后的动环监控数据;将存储的动环监控数据传输给所述传输模块;传输模块,用于连接所述处理模块与云端监控中心或智能终端,将所述处理模块传输的动环监控数据,上报至所述云端监控中心或智能终端。
且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9805983U涉及一种数据中心机房告警抓拍监控系统,包括网络摄像头、告警监控主机、动力与环境监控设备和存储模块,所述动力与环境监控设备用于实时采集和监控机房内的动力设备和环境的数据,所述告警监控主机用于对所述动力与环境监控设备的数据进行采集、告警判断并将告警信息上报至平台,所述网络摄像头在所述告警监控主机告警的瞬间实时拍摄告警事件,并将拍摄的影像数据发送给所述告警监控主机,所述告警监控主机将所拍摄的影像数据和告警信息分别发送至所述存储模块进行存储。通过网络摄像头在告警监控主机告警的瞬间实时拍摄告警事件,并通过存储模块实时存储,只存储最关键的告警实时数据,既保存了最关键的信息,又节省了存储空间。
现有技术中基站大多安装在如高楼顶层等无人、少人的环境下,在门锁被暴力破坏时,往往会发生如蓄电池丢失在内的设备丢失损坏情况,造成财产损失,同时影响基站服务稳定性,现有技术无法在低改造成本的前提下提供告警及监控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动力环境监测技术的管理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在低改造成本的前提下提供告警及监控功能,由于安装的特殊性,容易出现如蓄电池丢失在内的设备丢失损坏情况,造成财产损失,同时影响基站服务稳定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动力环境监测技术的管理系统,包括现场设备和智能网关以及云平台,所述现场设备用来采集基站机柜内环境运行参数以及运行监控图像与基站门锁门磁状态信息,所述现场设备与智能网关之间电连接,所述智能网关通过物联网将所述现场设备所传信息传输至云平台,且所述云平台下发的控制指令通过智能网关传输至现场设备对环境调节设备进行开关控制;
所述现场设备包括有智能门控和智能摄像机,所述智能门控和智能摄像机均通过RS-485协议与智能网关相连,将所采集的数据通过智能网关传输至云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丹,未经于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891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器人制造装备电缆
- 下一篇:一种新型微孔式曝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