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尾排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2885122.6 | 申请日: | 202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82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健;原强;郭冬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0 | 分类号: | F17D1/00;F17D3/01;F16L55/07;H01M8/06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何冲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尾排系统,包括主管路组件、第一排放管路、第二排放管路和水箱,主管路组件的输入端用于和车辆的尾气输出端连通,主管路组件具有两个输出端,主管路组件的两个输出端分别和第一排放管路、第二排放管路可通断地连通,第二排放管路的出口距离地面的高度高于第一排放管路的出口距离地面的高度,水箱和第二排放管路连通,水箱用于储存从第二排放管路排出的水。通过本方案,当遇到涉水路段时,可以将主管路组件和第一排放管路断开,且将主管路组件和第二排放管路连通,通过第二排放管路进行排气,且水箱能够储存排放过程中的水,如此设置,既保证了尾排系统的正常运行,又可以对尾排系统内的零部件进行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车辆尾排系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尾排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燃料电池车辆尾排系统一般布置于车辆的较低位置,无任何防水功能,在车辆使用过程中,如遇涉水路段或暴雨洪水等灾害天气,尾排系统容易进水造成燃料电池系统排气不顺甚至停机,同时尾排系统内部零部件会因进水或水中夹带的异物造成锈蚀、异常磨损及卡滞等质量问题,导致零部件使用寿命降低甚至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尾排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尾排系统容易进水,导致尾排系统内的零部件损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尾排系统,包括主管路组件、第一排放管路、第二排放管路和水箱,主管路组件的输入端用于和车辆的尾气输出端连通,主管路组件具有两个输出端,主管路组件的两个输出端分别和第一排放管路、第二排放管路可通断地连通,第二排放管路的出口距离地面的高度高于第一排放管路的出口距离地面的高度,水箱和第二排放管路连通,水箱用于储存从第二排放管路排出的水。
进一步地,尾排系统还包括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一液位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排放管路上;在第一液位传感器检测到第一排放管路中液体的液位小于预设值时,尾排系统处于正常工况,主管路组件和第一排放管路连通,主管路组件和第二排放管路断开;在第一液位传感器检测到第一排放管路中液体的液位大于等于预设值时,尾排系统处于保护工况,主管路组件和第一排放管路断开,主管路组件和第二排放管路连通。
进一步地,主管路组件包括尾排管路和三通控制阀,三通控制阀具有两个输出端,尾排管路的输入端用于和车辆的尾气输出端连通,尾排管路的输出端和三通控制阀的输入端连通,三通控制阀的两个输出端分别和第一排放管路、第二排放管路可通断地连通。
进一步地,第二排放管路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管段和输出段,第一管段的一端和主管路组件的一个输出端连通,第一管段的另一端和水箱的一端连通,输出段的一端和大气连通,输出段的另一端和水箱的另一端连通,输出段的端部距离地面的高度高于第一管段距离地面的高度。
进一步地,输出段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弯管、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尾排系统还包括连接件,第二管段和第一弯管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第三管段和大气连通,第一管段和第一弯管通过水箱连通。
进一步地,尾排系统还包括第二液位传感器和消音器,第二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水箱内,第二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水箱中液体的液位,消音器可拆卸地设置在主管路组件上。
进一步地,尾排系统还包括排水管路,排水管路的输入端和水箱的下部可通断地连通,排水管路的输出端用于和大气连通。
进一步地,排水管路包括主管路和排水阀,排水阀设置在主管路上,主管路的输入端通过排水阀和水箱可通断地连通,主管路的输出端用于和大气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排放管路包括依次连通的第四管段、第二弯管和第五管段,第四管段和主管路组件的一个输出端连通,第五管段和大气连通,第五管段距离地面的高度小于第四管段距离地面的高度。
进一步地,尾排系统还包括控制部,三通控制阀、第一液位传感器均和控制部电连接,控制部用于接收第一液位传感器检测的液位信息并控制三通控制阀的开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851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长衬套模具
- 下一篇:一种门窗用三维调整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