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降噪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22884953.1 | 申请日: | 202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87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周育春;毛先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汉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深圳云海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846 | 代理人: | 郭劲 |
地址: | 518112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耳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降噪耳机,包括耳机壳体,所述耳机壳体包括耳塞部和柄部,所述柄部安装有控制电路板,所述耳塞部内安装有电池、喇叭和后馈麦克风,所述电池、喇叭和后馈麦克风连接至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尾端设有充电电极,所述后馈麦克风集成于喇叭上。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中,后馈麦克风集成于喇叭内,大大节省了后馈麦克风需要占用的结构空间,耳机体积可相应减小;而且,相当于减少了一个耳机配件,耳机装配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降噪耳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主动降噪(ANC)耳机结构设计,后馈(FB)麦克风置于喇叭前方位置,需要占用较多的结构空间,增加了耳机的整体体积,给耳机壳体设计带来一定的限制。因此,研发一种新型降噪耳机,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降噪耳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降噪耳机,包括耳机壳体,所述耳机壳体包括耳塞部和柄部,所述柄部安装有控制电路板,所述耳塞部内安装有电池、喇叭和后馈麦克风,所述电池、喇叭和后馈麦克风连接至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尾端设有充电电极,所述后馈麦克风集成于喇叭上。
进一步地,所述喇叭包括喇叭壳体,喇叭壳体背面设有电极连接板,喇叭壳体中由内而外依次设有磁铁、华司、音圈和膜片,所述磁铁上开设有通孔,喇叭壳体上设有与通孔对应的过孔,通孔处安装后馈麦克风,所述华司、音圈和膜片上开设有与后馈麦克风位置相对应的麦克风收音孔。
进一步地,所述磁铁上的通孔安装有胶圈,所述后馈麦克风塞装在胶圈的中心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后馈麦克风塞装于胶圈的中心孔后,其外侧端面与喇叭壳体后表面相平。
进一步地,所述后馈麦克风设有限位边沿,防止整体塞入胶圈中而难以取出。
进一步地,所述胶圈由橡胶或硅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中,后馈麦克风集成于喇叭内,大大节省了后馈麦克风需要占用的结构空间,耳机体积可相应减小;而且,相当于减少了一个耳机配件,耳机装配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喇叭的前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喇叭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喇叭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新型降噪耳机,包括耳机壳体1,所述耳机壳体1包括耳塞部101和柄部102,所述柄部102安装有控制电路板2,所述耳塞部101内安装有电池3、喇叭4和后馈麦克风5,所述电池3、喇叭4和后馈麦克风5连接至控制电路板2,控制电路板2尾端设有充电电极6,所述后馈麦克风5集成于喇叭4上;所述喇叭4包括喇叭壳体401,喇叭壳体401背面设有电极连接板402,喇叭壳体401中由内而外依次设有磁铁403、华司404、音圈405和膜片406,所述磁铁403上开设有通孔407,所述通孔407安装有硅胶圈408(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是橡胶圈),所述后馈麦克风5塞装在硅胶圈408的中心孔中,所述后馈麦克风塞5装于硅胶圈408的中心孔后,其外侧端面与喇叭壳体401后表面相平,所述后馈麦克风5设有限位边沿501,防止整体塞入硅胶圈408中而难以取出;所述喇叭壳体401上设有与通孔407对应的过孔409,通孔407处安装后馈麦克风5,所述华司404、音圈405和膜片406上开设有与后馈麦克风5位置相对应的麦克风收音孔4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汉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汉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849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