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注液污染防护装置及电池注液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2883884.2 | 申请日: | 202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32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韩玮;魏建良;王文轩;丁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609 | 分类号: | H01M50/609;H01M50/69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李杭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污染 防护 装置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注液污染防护装置及电池注液系统,其中装置包括机架、放卷机构、张力机构、收卷机构和防护介质;放卷机构、张力机构、收卷机构分别设置在机架上;防护介质成卷安装在放卷机构上,并从放卷机构经张力机构收卷于收卷机构;防护介质位于待注液的电池的注液口的上方,且开设有若干与注液口对接的防护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可自动收放卷的防护介质,并将其设置在注液口上,使得注液时电解液污染从注液口转移至防护介质上,相比于现有的擦拭方式,不仅节省了人力,提高了作业效率,而且所需的生产成本较低,具有非常值得采纳与推广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注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注液污染防护装置及电池注液系统。
背景技术
近些年,随着电动汽车的广泛普及,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最重要的核心部件之一,其对电动汽车的续航性能、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动力电池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整个生产过程需要经过较多的工序。其中,在注液工序中,当注液嘴往电池注射电解液时,因注液嘴与电池的注液口直接接触以及电池的内部气压大于外部等原因,电解液容易在电池的注液口的端部大量残留,导致对注液口的焊接密封造成了影响。目前,在出现注液口污染后,现有的做法往往是采用擦拭设备通过无纺布等介质进行擦拭,如果擦拭效果不理想,则还需要工人进行手动擦拭,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而且成本较高。
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以上信息作为背景信息给出只是为了辅助理解本公开,并没有确定或者承认任意上述内容是否可用作相对于本公开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注液污染防护装置及电池注液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注液口污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注液污染防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机架、放卷机构12、张力机构14、收卷机构13和防护介质3;其中,
所述放卷机构12、张力机构14、收卷机构13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所述防护介质3成卷安装在所述放卷机构12上,并从所述放卷机构12经所述张力机构14收卷于所述收卷机构13;
所述防护介质3位于待注液的电池1的注液口2的上方,且开设有若干与所述注液口2对接的防护孔4。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注液污染防护装置中,所述防护孔4的直径小于所述注液口2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注液污染防护装置中,相邻两个所述防护孔4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个电池1之间注液口2的间距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注液污染防护装置中,所述防护介质3为聚酰亚胺胶带、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布基胶带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注液污染防护装置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打孔机构;
所述打孔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防护介质3的上方或下方,且在所述防护介质3的传送方向上位于待注液的电池1的上游。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注液污染防护装置中,所述机架包括工位底座5、两支架纵梁7和支架横梁8;
两所述支架纵梁7的一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工位底座5上;
所述支架横梁8位于两所述支架纵梁7之间,且一端与一所述支架纵梁7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另一所述支架纵梁7的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注液污染防护装置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电池定位夹具6;
所述电池定位夹具6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防护介质3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838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