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取物感知化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881455.1 | 申请日: | 202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00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黄正;顾虎;李国浩;王伊健;余志雄;徐付;郑学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帕菲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95 | 分类号: | A61F2/9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浩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大道81***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知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取物感知化定位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壳体,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头部,所述壳体的头部可插入体内;电源,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与所述电源的两极连接;指示元件,所述指示元件的两极分别与所述电源的两极连接,器械上设置有可导通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导电体,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导通时,所述指示元件的两极分别与所述电源的两极导通。本实用新型中的取物感知化定位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携带和使用,不仅可以在日常医疗中使用,而且还可以在各级乡镇卫生院甚至特殊时期的临时医疗站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取物感知化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植入体内的器械,需要对其进行调节或者取出等操作。在对体内的器械进行操作时如果依赖高昂的可视化设备,那么会导致医疗成本高昂。如果不采用可视化设备,仅凭医护人员的主观经验,那么在对器械进行操作时需要反复操作多次,从而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因此,如何在不可视的情况下提高对体内器械操作的成功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不可视的情况下提高对体内器械操作的成功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取物感知化定位装置,包括:
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壳体,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头部,所述壳体的头部可插入体内;
电源,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与所述电源的两极连接;
指示元件,所述指示元件的两极分别与所述电源的两极连接,器械上设置有可导通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导电体,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导通时,所述指示元件的两极分别与所述电源的两极导通。
优选地,所述取物感知化定位装置还包括三极管,所述第二电极通过所述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与所述电源的一极连接;所述指示元件的一极通过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与所述电源的一极连接。
优选地,所述指示元件的另一极通过第一限流电阻与所述电源的另一极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极通过第二限流电阻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优选地,所述指示元件为指示灯。
优选地,所述指示灯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尾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为第一磁片,所述第二电极为第二磁片,所述器械的导电体为金属头。
优选地,所述器械为输尿管支架管。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植入体内的器械上设置有导电体,当壳体携带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插入到体内,并同时接触导电体时,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会导通。当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导通后,指示元件的两极会分别与电源的两极导通,指示元件会输出指示信号,从而提示医护人员已获取器械的位置,以利于医护人员对器械进行操作。在不可视的情况下,通过本实用新型中的装置能够感知、定位体内的器械,从而利于医护人员对器械进行操作。
本实用新型中的取物感知化定位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携带和使用,不仅可以在日常医疗中使用,而且还可以在各级乡镇卫生院甚至特殊时期的临时医疗站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帕菲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帕菲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814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检测污泥液面的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节能承压型太阳能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