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筒式废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873073.4 | 申请日: | 2022-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44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林思欣;叶杞宏;陆耀添;周杨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叶绿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6 | 分类号: | B01D53/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邓志欣 |
地址: | 528061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筒式 废气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筒式废气处理装置,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过滤单元、吸附-脱附单元、催化燃烧单元,所述吸附-脱附单元包括箱体和设置于箱体内的用于吸附的转筒,所述转筒的下方设有用于驱动转筒转动的减速电机,所述转筒由若干相互独立的扇形区域构成,对应其中一块扇形区域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分别设有内罩体和外罩体,所述内罩体和外罩体的两侧均设有翼板,所述翼板的弧度与一个扇形区域的弧度相同。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罩体和外罩体的两侧设置翼板,能使被内罩体和外罩体部分覆盖的扇形区域不会出现吸附气路与脱附气路串气的现象,进而保证在吸附介质为颗粒状时,仍具有较好的吸附和脱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筒式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含VOC的工业废气,常用的处理方法是蓄热式热氧化法(RTO)和催化燃烧法(RCO),通常设有吸附-脱附单元,利用吸附-脱附单元中填充的吸附介质吸附废气中的VOC或其他有机物,然后再利用高温反吹气将VOC及其他有机物从吸附介质中脱附下来,形成浓缩气后再进行燃烧处理或催化燃烧处理。现有的吸附-脱附单元,包含如中国专利CN208229609U所述的筒式转轮VOCs吸附净化装置,通常设有由扇形区域组成的筒式转轮,所述扇形区域内填充有吸附介质,通过吸附介质吸附VOC。当扇形区域转至内罩体和外罩体对应的位置时,通过反吹气的作用,可对VOC进行脱附。但是,这种结构的筒式转轮要求吸附介质为设置有条形通孔,并且两相邻的条形通孔不连通,如沸石分子筛,以便于当转筒转动时,无论扇形区域部分是否完全同时处于与内罩体及外罩体相对的位置,只要是内罩体和外罩体覆盖的部分,其条形通孔则可形成脱附气路,而未与内罩体和外罩体相对的部分,对应的条形通孔则形成吸附气路,因此,无论扇形区域部分处于何种位置,均可保证任何一个条形通孔不会出现吸附气路与脱附气路同时连通的状态,即,不会出现串气的情况。
但是,当吸附介质为颗粒状时,转筒内外依靠吸附介质堆积形成的间隙连通时,由于间隙之间是连通的,因此不能形成相互独立条形通孔,因此,当扇形区域转动至仅部分被内罩体和外罩体盖,此时容易吸附气路和脱附气路串气的情况出现,影响吸附效果和脱附效果。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筒式废气处理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当吸附介质为颗粒状时,现有的转筒式吸附-脱附单元容易出现串气的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转筒式废气处理装置,包括过滤单元、吸附-脱附单元、催化燃烧单元,所述吸附-脱附单元包括箱体和设置于箱体内的用于吸附的转筒,所述转筒的下方设有用于驱动转筒转动的减速电机,所述转筒由若干相互独立的扇形区域构成,对应其中一块扇形区域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分别设有内罩体和外罩体,其中,所述内罩体和外罩体的两侧均设有翼板,所述翼板的弧度与一个扇形区域的弧度相同。
所述的转筒式废气处理装置中,所述催化燃烧单元包括U形的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加热室和催化燃烧室,所述加热室和催化燃烧室分别位于U形的壳体的两端,所述壳体的出气口连接有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连通内罩体,所述第二管路连通烟囱。
所述的转筒式废气处理装置中,所述壳体的出气口与第二管路之间还设有热交换器,用于对脱附后的浓缩气进行预热;所述热交换器的散热气路连通壳体的出气口和第二管路;所述热交换器的吸热气路通过设置的第三管路连通外罩体,通过设置的第四管路连通加热室。
所述的转筒式废气处理装置中,所述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之间设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有第一电动阀,所述第一电动阀与设置的控制机构电性连接。
所述的转筒式废气处理装置中,所述第三管路与第四管路之间设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有第二电动阀,所述第二电动阀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叶绿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叶绿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730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苯乙烯废气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吸附机构及苯乙烯废气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