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结构找坡的屋面二次防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864254.0 | 申请日: | 202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14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项兆元;褚晓淮;刘慧;黄轩安;游南西;王峰;江传文;朱仁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1/02 | 分类号: | E04D11/02;E04D13/04;E04D13/064;E04D13/08;E04D13/14;E04G23/03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慧星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112 | 代理人: | 吴应永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结构 屋面 二次 防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结构找坡的屋面二次防水结构。所述基于结构找坡的屋面二次防水结构包括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固定于地面表面的居中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板、防水外皮、防水连接槽和第三固定螺栓,所述连接板固定于所述地面表面的居中处;第一防水结构,所述第一防水结构铺设于所述地面的表面;第二防水结构,所述第二防水结构安装于所述第一防水层的表面;封边结构,所述安装于所述外墙顶端的侧壁;排水结构,所述排水结构设于所述第一防水层和所述第二防水层的边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结构找坡的屋面二次防水结构具有能够在防水层因为时间老化的原因产生裂缝造成渗漏时,能够简便的对损坏的防水层进行维修更换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面二次防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结构找坡的屋面二次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结构找坡又叫搁置坡度,是将屋面板搁置在顶部倾斜的梁上或墙上形成屋面排水坡度的方法,建筑屋面的围护作用是防止自然界雨、雪和风沙的侵袭及太阳辐射的影响,其中建筑屋面的渗漏问题成为影响建筑顶层使用功能的主要质量隐患。
传统的建筑屋面构造由钢筋混凝土结构屋面、建筑找平找坡、屋面防水层及屋面保温层构成,该做法由于构造层次多,随着时间的推移,防水层的老化会产生裂缝再造成渗漏,一旦发生渗漏,不仅漏水原因及渗漏点难于查找,而且不易对已经损坏的防水层进行维修处理,渗漏隐患消除难度大、费用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基于结构找坡的屋面二次防水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在防水层因为时间老化的原因产生裂缝造成渗漏时,能够简便的对损坏的防水层进行维修更换的基于结构找坡的屋面二次防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结构找坡的屋面二次防水结构包括: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固定于地面表面的居中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板、防水外皮、防水连接槽和第三固定螺栓,所述连接板固定于所述地面表面的居中处,所述防水外皮固定于所述连接板的侧壁,所述防水连接槽固定于所述连接板的两端侧壁,所述第三固定螺栓贯穿所述防水连接槽;第一防水结构,所述第一防水结构铺设于所述地面的表面,所述第一防水结构包括第一基层、第一聚水槽、第一防水层和防滑块,所述第一基层铺设于所述地面的表面,所述第一聚水槽设于所述第一基层的表面,所述第一防水层铺设于所述第一基层的表面,所述防滑块固定于所述第一防水层的表面;第二防水结构,所述第二防水结构安装于所述第一防水层的表面,所述第二防水结构包括第二基层、卡槽、第二防水层,边角垫块和第二聚水槽,所述第二基层安装于所述第一防水层的表面,所述卡槽设于所述第二基层的底面,所述第二防水层铺设于所述第二基层的表面和外墙的侧壁,所述第二聚水槽设于所述第二基层的表面,所述边角垫块固定于所述第二基层的边沿;封边结构,所述安装于所述外墙顶端的侧壁,所述封边结构包括防水卡套和第一固定螺栓,所述防水卡套安装于所述外墙顶端的侧壁,所述第一固定螺栓贯穿所述防水卡套的侧壁;封顶结构,所述封顶结构安装于所述连接板的顶端,所述封顶结构包括防水卷材和第二固定螺栓,所述防水卷材铺设于所述连接板的顶端侧壁,所述第二固定螺栓贯穿所述防水卷材;排水结构,所述排水结构设于所述第一防水层和所述第二防水层的边缘,所述排水结构包括排水管和排水槽,所述排水槽设于所述第一防水层和所述第二防水层的边缘,所述排水管连接结于所述排水槽的底端。
优选的,第一基层的一端抵触所述连接板的两端侧壁,且所述第一基层的厚度由外到内逐渐增厚,且所述第一基层的表面均匀的等距设有所述排水槽。
优选的,所述防滑块卡和于所述卡槽的内部,且所述第二基层的一端抵触于所述连接板顶端的侧壁,且所述第二基层的厚度由外到内逐渐增厚,且所述第一基层和所述第二基层之间有一定的空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水层的一端卡和于所述防水连接槽的内部,且所述第三固定螺栓串联所述第一防水层和所述防水连接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642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