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液分离式餐厨垃圾收集桶有效
申请号: | 202222862708.0 | 申请日: | 2022-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69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先绪;郑佰平;刘泽成;熊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环卫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B65F1/16;B65F1/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项晓丹 |
地址: | 401123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式餐厨 垃圾 收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液分离式餐厨垃圾收集桶,包括桶身、桶底和桶盖,所述桶身的内侧壁上连接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将所述桶身的内侧分隔为桶身上侧和桶身下侧,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支撑架和翻板,所述翻板具有与所述支撑架抵接以将对应位置所述桶身上侧和所述桶身下侧分隔的第一工作状态、以及向所述桶盖方向转动并与所述支撑架分离以将对应位置所述桶身上侧和所述桶身下侧连通的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翻板上还开设有若干的过滤孔。本方案能避免油脂漂浮在垃圾桶的上方,由此大大减少对垃圾桶内油脂非法回收利用的现象,同时大大提高回收餐厨垃圾处置过程的含油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收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液分离式餐厨垃圾收集桶。
背景技术
生活垃圾被划分为四类,它们分别是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可回收垃圾: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计、过期药品等,其它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而餐厨垃圾则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餐厨垃圾主要以米和面粉类食物残余、蔬菜、动植物油、肉骨等为主,汤水比较多,极易腐烂变质,散发恶臭,传播细菌和病毒。
垃圾桶是一种专门用来盛饭垃圾的装置,垃圾桶一般包括桶身、与桶身一体成型的桶底、与桶身活动连接的桶盖、以及设置在桶身上的扶手部,桶盖一侧与桶身铰接,桶底的一侧设有滚轮,这种垃圾桶一般布设在小区、街道等公共场所的指定区域,当垃圾装满后需要对垃圾桶进行转移和倾倒,垃圾桶转移的简便做法为:将垃圾桶向后倾斜使滚轮受力,然后将垃圾桶的扶手部固定在牵引车上;而垃圾桶的倾倒一般是将垃圾桶的前侧与垃圾车尾部的卡爪固定,将垃圾桶翻转一定角度,从而将垃圾倒入垃圾车内。
然而,现实生活用于存放餐厨垃圾的垃圾桶往往存在这样的情况,当餐厨垃圾放置到垃圾桶内时,由于餐厨垃圾中往往含有一定量的油脂,而油脂由于密度较轻往往就会浮在垃圾桶的上方,这个时候一些不良商家就会从垃圾桶内回收这部分油脂再次进行使用,同时导致回收的餐厨垃圾中的含油率也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避免油脂漂浮在垃圾桶的上方,由此大大减少对垃圾桶内油脂回收利用的现象,同时大大提高回收的餐厨垃圾含油率的固液分离式餐厨垃圾收集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固液分离式餐厨垃圾收集桶,包括桶身、桶底和桶盖,所述桶身的内侧壁上连接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将所述桶身的内侧分隔为桶身上侧和桶身下侧,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支撑架和翻板,所述翻板具有与所述支撑架抵接以将对应位置所述桶身上侧和所述桶身下侧分隔的第一工作状态、以及向所述桶盖方向转动并与所述支撑架分离以将对应位置所述桶身上侧和所述桶身下侧连通的第二工作状态;
所述翻板上还开设有若干的过滤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方案的垃圾桶在使用时,通过过滤组件将桶身内侧分隔为桶身上侧和桶身下侧,当垃圾桶正常放置进行垃圾收集时,翻边将处于与支撑架相抵并将对应位置桶身上侧和桶身下侧分隔的第一工作状态,此时将餐厨垃圾放入到该垃圾桶内,餐厨垃圾中的油脂等液体部分将通过翻边上的过滤孔过滤到桶身下侧,而餐厨垃圾中的固体部分将大部分集中堆积的桶身上侧,由此就避免了餐厨垃圾中油脂漂浮在垃圾桶上方的现象,也大大减少了不良商家从垃圾桶内回收油脂的现象;而当需要将餐厨垃圾从垃圾桶倒入到垃圾车内进行回收时,垃圾桶将产生倾斜,此时翻板在重力作用下将向桶盖方向转动并与支撑架分离,此时翻板由于转动将使得对应位置桶身上侧和桶身下侧进行连通,此时垃圾桶内收集的所有液体和固体垃圾都可以顺利从垃圾桶倒入到垃圾车内,由此获得的餐厨垃圾中的含油率也将大大提高。
综上,本方案能避免油脂漂浮在垃圾桶的上方,由此大大减少对垃圾桶内油脂回收利用的现象,同时大大提高回收的餐厨垃圾含油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环卫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环卫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627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RFID的动力电池远程故障诊断平台
- 下一篇:喷涂机器人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