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土壤管道侵蚀试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862298.X | 申请日: | 2022-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84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 发明(设计)人: | 郑粉莉;赵录友;耿华杰;秦琪珊;张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沈军 |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土壤 管道 侵蚀 试验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侵蚀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土壤管道侵蚀试验系统,包括试验土槽、第一供水装置和预埋管道;试验土槽内装设有试验土壤,预埋管道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预埋管道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预埋管道预埋于试验土壤内的预设深度,预埋管道和第一供水装置连通,预埋管道沿试验土槽内的径流方向延伸;在预埋管道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预埋管道和第一供水装置分离,并从试验土壤中抽离,以使得试验土壤内构造出管道通道,第一供水装置和管道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可真实模拟管道流造成的土壤侵蚀,其操作简单便捷,有利于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分析土壤管道侵蚀的作用,为坡面土壤侵蚀防治提供科学指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侵蚀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壤管道侵蚀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土壤管道是由土壤中相互连通且具有一定通透性的土壤大孔隙演变而来,土壤管道流是土壤水分及溶解物通过土壤大孔隙形成的一种快速非均匀流,是土壤优先流的主要形式之一。土壤管道的形成受动物活动、植物根系、土壤裂隙以及土壤水分运动等影响。此外,冬季强烈的冻胀作用,以及晚春发生的昼融夜冻循环过程,均会导致土壤剖面冻胀裂隙发育,从而在融雪或降雨过程中,在土壤中易形成土壤管道,并产生管道流。
土壤管道的形成导致融雪或降雨过程中优先流通过土壤大孔隙逐渐汇集进而形成管道流,加剧了土壤管道的崩塌,进而加剧坡面土壤侵蚀尤其是坡面沟蚀的发生发展。因此,开展土壤管道侵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受研究技术的限制,目前大多土壤管道侵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土壤管道的形成原因和土壤管道流的水力学特性,而有关土壤管道及管道流侵蚀的机制尚不清楚,土壤管道侵蚀是如何加剧坡面土壤侵蚀、特别是其如何促进沟蚀发育过程还研究的较少,难以支撑坡面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有效防治和难以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土壤管道侵蚀试验系统,用以模拟管道流造成的土壤侵蚀,为防治土壤侵蚀提供科学指导。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土壤管道侵蚀试验系统,包括:试验土槽、第一供水装置和预埋管道;所述试验土槽内装设有试验土壤,所述预埋管道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在所述预埋管道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预埋管道预埋于所述试验土壤内的预设深度,所述预埋管道和所述第一供水装置连通,所述预埋管道沿所述试验土槽内的径流方向延伸;
在所述预埋管道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预埋管道和所述第一供水装置分离,并从所述试验土壤中抽离,以使得所述试验土壤内构造出管道通道,所述第一供水装置和所述管道通道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土壤管道侵蚀试验系统,所述第一供水装置包括供水管道;
在所述预埋管道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预埋管道的一端和所述供水管道的一端插接,所述预埋管道和所述供水管道沿相同的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土壤管道侵蚀试验系统,所述供水管道包括硬质管段和软管段,所述硬质管段的一端和所述软管段的一端连通,所述软管段的另一端和所述预埋管道的一端插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土壤管道侵蚀试验系统,所述预设深度为20~40cm。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土壤管道侵蚀试验系统,还包括:第二供水装置;
所述第二供水装置包括第一供水组件;所述第一供水组件沿所述径流方向设于所述试验土槽的一端,以实现沿所述径流方向向所述试验土壤的表层供水。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土壤管道侵蚀试验系统,所述第一供水组件包括稳流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622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支架、功放结构总成及音响设备
- 下一篇:一种煤焦化产业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