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免打磨的管箍有效
申请号: | 202222859083.2 | 申请日: | 2022-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831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刘洪福;祝武川;车春媚;付仁超;刘士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中石油华东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08 | 分类号: | F16L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王瑞琳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免打磨的管箍,免打磨的管箍包括第一主体部、第二主体部;第一主体部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二主体部连接第一主体部,并处于第一主体部的下侧;第二主体部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沿竖直方向连通第一通孔;第二主体部背向第一主体部的一端设有圆弧端,圆弧端用于焊接于管体,此时,圆弧端成型于第二主体部背向第一主体部的一端,并不需要由平口端进行弧形打磨,避免了圆弧端的二次加工,并且圆弧端可以直接焊接于管体,保证了免打磨的管箍与管体的焊接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免打磨的管箍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免打磨的管箍。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管箍应用于石油管道中,并焊接于管体,管箍可以为单承口管箍,也可以为单螺口管箍。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管箍的上端和下端均为平头端,管箍的下端需要焊接于管体的外周壁,而管体的外周壁呈圆弧状,可是,管箍的下端为平头端,故管箍的下端需要在人为打磨下形成圆弧部,可是,管箍的下端的打磨量靠人为经验进行把控,导致现有的管箍与管体的焊接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免打磨的管箍,以解决现有的管箍与管体的焊接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免打磨的管箍,包括:
第一主体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沿竖直方向延伸;
第二主体部,连接所述第一主体部,并处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下侧;所述第二主体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沿竖直方向连通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主体部背向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一端设有圆弧端,所述圆弧端用于焊接于管体。
可选的,所述圆弧端的内表面贴合于所述管体的外周壁,所述圆弧端的外侧壁和所述管体的外周壁之间相焊接。
可选的,所述圆弧端朝向所述第二通孔凹向。
可选的,所述圆弧端的顶部与所述管体的外周壁之间的间隙小于或等于1.6mm。
可选的,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二主体部为一体连接结构;所述圆弧端成型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底部。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的上端设有第一圆角部。
可选的,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和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处于同一竖直线。
可选的,第一主体部的上端为平头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免打磨的管箍,第一主体部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二主体部连接第一主体部,并处于第一主体部的下侧;第二主体部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沿竖直方向连通第一通孔;第二主体部背向第一主体部的一端设有圆弧端,圆弧端用于焊接于管体,此时,圆弧端成型于第二主体部背向第一主体部的一端,并不需要由平口端进行弧形打磨,避免了圆弧端的二次加工,并且圆弧端可以直接焊接于管体,保证了免打磨的管箍与管体的焊接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申请及其有益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进行说明。其中,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部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免打磨的管箍的免打磨的管箍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免打磨的管箍的免打磨的管箍与罐体的分离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免打磨的管箍的定位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中石油华东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中石油华东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590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