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球面透镜的模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857511.8 | 申请日: | 2022-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21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姜绪木;王杰;谢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迈得特光学(安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11/08 | 分类号: | C03B1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行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04 | 代理人: | 王菊花 |
地址: | 238200 安徽省马鞍山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面 透镜 模压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球面透镜模压成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球面透镜模的模压结构。该模压结构包括上模仁、下模仁和套筒。上模仁和下模仁均设置有成型端。上模仁的成型端与下模仁的成型端对向设置。一对成型端之间具有容纳玻璃预形体的成型腔。套筒套设在成型腔的外侧。上模仁的成型端嵌入在套筒的首端。下模仁的成型端嵌入在套筒的尾端。套筒的内壁上设置有排气槽。排气槽沿着套筒的轴向从套筒的首端向着套筒的尾端延伸。排气槽与成型腔相连通。该模压结构在上模仁与下模仁合模的过程中,成型腔中的气体通过沿着套筒的轴向布设的排气槽排出,保证了成型后的非球面透镜的外观质量,提升了非球面透镜的成型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球面透镜模压成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球面透镜的模压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低熔点玻璃的认知不断加大,玻璃透镜的高稳定性、高折射率、高透光率以及较好的抗湿度等优点也慢慢展现出来。市场上无论是在摄像、投影、还是车载领域,玻璃镜片取代塑胶镜片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玻璃透镜主要分为球面透镜和非球面透镜,一方面,非球面透镜能够很好的弥补单面的球面镜由于球面的色像差可能会导致失焦的情况;另一方面,一片非球面透镜就可以达到三、四片球面镜同样的成像效果,满足了镜头的成像要求。因此,非球面透镜广泛应用于各种光学系统中。
目前,非球面透镜采用模压成型技术加工而成。例如,将玻璃预形体放入高精度的模具中,在加温加压和氮气环境下,一次性直接模压成型出达到使用要求的光学零件。避免了如球面透镜在冷加工过程中粗磨、精磨、抛光、洗净、切边等工序。
然而,非球面透镜的玻璃预形体具有高膨胀的特性,并且非球面透镜在高温成型后又有快速冷却的过程。当模具内的温度与压力没有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时,成型的非球面透镜会出现诸多外观缺陷,例如碎裂、白雾、黑点、白点等外观特性不良。
为了保证非球面透镜的成品质量,现有技术中采用在成型腔的侧壁上沿着模具的径向开设排气孔的方式,用以实现模具合模时,释放成型腔内的气体压力的功能。如此一来,外侧的脏污容易通过径向的排气孔与成型腔内部的镜片表面相接触,进而影响了非球面透镜的外观质量。除此之外,径向设置的排气孔容易导致非球面透镜在冷却过程中出现收缩不均匀的情况,甚至出现镜片碎裂的情况,进而影响了非球面透镜的成型质量。
综上所述,在非球面透镜模压成型的过程中,如何设计一种模压结构,用以提高非球面透镜的成型质量,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非球面透镜模压成型的过程中,提供一种模压结构,用以提高非球面透镜的成型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提出一种非球面透镜的模压结构,包括上模仁、下模仁和套筒;
所述上模仁和下模仁均设置有成型端,所述上模仁的成型端与下模仁的成型端对向设置,一对成型端之间具有容纳玻璃预形体的成型腔;
所述套筒套设在成型腔的外侧,所述上模仁的成型端嵌入在套筒的首端,所述下模仁的成型端嵌入在套筒的尾端;
所述套筒的内壁上设置有排气槽,所述排气槽沿着套筒的轴向从套筒的首端向着套筒的尾端延伸,所述排气槽与成型腔相连通。
作为优选,多条排气槽沿着套筒的轴线呈圆形排布。如此设置,便于多条排气槽沿着套筒的内壁均匀排布,在上模仁和下模仁合模过程中,保证了排气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套筒散热的均匀性,进而有利于提高非球面透镜的成型质量。
作为优选,套筒的首端设置有排气孔,排气孔沿着套筒的轴向从套筒的首端向着套筒的尾端延伸,排气孔的内壁上设置有连通孔,连通孔沿着套筒的径向贯穿套筒的内壁。如此设置,沿着套筒的轴向布设的排气孔通过连通孔与成型腔相连,增加了成型腔内的气体排出的通道,进一步提高了套筒的排气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迈得特光学(安徽)有限公司,未经迈得特光学(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575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工中心油水分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PECVD工艺腔体温度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