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泥斗有效
申请号: | 202222855018.2 | 申请日: | 2022-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65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赵云松;方国锋;孙震;孙路路;张令;李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普氏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1 | 分类号: | C02F11/12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王艳秋 |
地址: | 242000 安徽省宣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污泥斗,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池体和管组件,所述池体的内部设有储存区,且所述管组件设在储存区,所述储存区的底部设有污泥出口,所述管组件包括多条导管、滤布、连接支管和T型主连接管,所述导管垂直分布在储存区中,所述滤布包裹在导管的外部,所述滤布为圆柱形状,且滤布的顶端延伸至池体的顶端,相邻所述导管通过连接支管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污泥斗内添加滤布和管组件,并将滤布的顶端延伸至池体顶部,增加了与污泥的接触面积,快速收集重力浓缩出的污泥颗粒间的间隙水,即避免了污泥浆化,又有效降低污泥斗内污泥含水率,大幅度降低污泥体积,减少后续污泥运输与处置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斗。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领域,对于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通常采用重力浓缩法、离心浓缩法、机械浓缩法等方法,一定程度上实现污泥浓缩。在水处理场站,通常处理后的污泥储存在污泥斗等中转器中,等待外运后处理。
污泥在污泥斗存储过程中会再次经过重力浓缩过程,污泥颗粒间的间隙水如果不及时排出,则会继续反渗透至污泥中,导致周边污泥浆化,而且污泥含水率高时,会增加污泥的体积,增加后续污泥运输与处置成本,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污泥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斗,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面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污泥斗,包括池体和管组件,所述池体的内部设有储存区,且所述管组件设在储存区,所述储存区的底部设有污泥出口,所述管组件包括多条导管、滤布、连接支管和T型主连接管,所述导管垂直分布在储存区中,所述滤布包裹在导管的外部,所述滤布为圆柱形状,且滤布的顶端延伸至池体的顶端,相邻所述导管通过连接支管连接,所述连接支管与T型主连接管连接,所述T型主连接管的末端连接有活塞,所述储存区的内部固定套设有固定环,所述导管的底端与固定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池体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架。
优选的,所述导管为冲孔管。
优选的,所述池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连接有多个连接套,且包裹有滤布的导管穿过连接套,与连接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池体的顶端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卡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污泥斗内添加滤布和管组件,并将滤布的顶端延伸至池体顶部,增加了与污泥的接触面积,快速收集重力浓缩出的污泥颗粒间的间隙水,即避免了污泥浆化,又有效降低污泥斗内污泥含水率,大幅度降低污泥体积,减少后续污泥运输与处置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Ⅰ;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Ⅱ;
图3是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盖板;2、储存区;3、管组件;301、滤布;302、连接架;303、T型主连接管;304、活塞;305、连接支管;306、固定环;307、导管;308、连接套;4、污泥斗;5、安装架;6、污泥出口;7、限位卡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普氏环保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普氏环保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550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户外气密防水背包
- 下一篇:一种PCB电路板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