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矮烟罩用的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849632.8 | 申请日: | 2022-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84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吕梦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梦涵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陈思聪 |
地址: | 438300 湖北省黄冈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矮烟罩用 余热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矮烟罩用的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第一安装筒,第一安装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收集罩,收集罩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筒,第二安装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安装筒,第三安装筒的顶部连通有出烟管,第二安装筒的内部设置有热交换网,热交换网的右侧连通有循环管,第一安装筒的右侧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滤网,滤网贯穿至第一安装筒的内部。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安装筒和收集罩将尾气导入第二安装筒的内部,通过第二安装筒内部的热交换网将尾气中的热量进行吸收,通过循环管排出,同时通过出烟管将尾气排出,同时解决了现有的尾气往往都直接排放,从而导致热量浪费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矮烟罩用的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余热是指受历史、技术、理念等因素的局限性,在已投运的工业企业耗能装置中,原始设计未被合理利用的显热和潜热,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等,根据调查,各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余热总资源的60%。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金属冶炼领域往往会用到熔炼炉,在使用时其顶部往往会排出较多的尾气,其内部蕴含着较多的热量,现有的尾气往往都直接排放,从而导致热量浪费,不能够满足使用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矮烟罩用的余热回收装置,具备能够对尾气进行回收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尾气往往都直接排放,从而导致热量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矮烟罩用的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第一安装筒,所述第一安装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收集罩,所述收集罩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筒,所述第二安装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安装筒,所述第三安装筒的顶部连通有出烟管,所述第二安装筒的内部设置有热交换网,所述热交换网的右侧连通有循环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筒的右侧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滤网,所述滤网贯穿至第一安装筒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三安装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扇叶。
优选的,所述第三安装筒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第三安装筒并与扇叶的顶部之间通过锥形齿轮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筒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内部穿插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靠近热交换网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卡杆。
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筒的内部且位于安装杆相对靠近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侧与安装杆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的一侧且位于限位槽的内部焊接有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安装筒和收集罩将尾气导入第二安装筒的内部,通过第二安装筒内部的热交换网将尾气中的热量进行吸收,通过循环管排出,同时通过出烟管将尾气排出,同时解决了现有的尾气往往都直接排放,从而导致热量浪费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滤网的设置对尾气进行过滤避免杂质附着在热交换网的表面,通过安装架的设置实现对扇叶进行安装,通过扇叶的设置将尾气排出,通过电机的设置驱动扇叶转动,从而将尾气排出,通过容纳槽的设置实现对安装杆进行容纳,通过安装杆和卡杆的设置实现对热交换网进行固定,增加热交换网的稳定,通过弹簧挤压限位杆将安装杆向左侧挤压,从而实现对热交换网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梦涵,未经吕梦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496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口罩呼吸阻力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翅片电热式恒温保温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