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用直流充电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2222846463.2 | 申请日: | 2022-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29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包杰;康金国;赵强;喻通;付刚;向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永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6 | 分类号: | B60L53/16;B62D25/24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合伙) 51213 | 代理人: | 刘银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电动汽车 直流 充电 插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用直流充电插座,包括:三面开口的插座主体,第三开口处通过所插接的插座前壳体连接有插座面板;插座主体内设置有直流正极插针和直流负极插针,直流正极插针和直流负极插针靠近插座上盖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相平行且与直流正极插针和直流负极插针相垂直的正极铜排和负极铜排,且正极铜排、负极铜排与插座上盖之间的距离不同;直流正极插针和直流负极插针另一端连接有直流正极插孔和直流负极插孔,且外设有与插座前壳体相固定的直流插孔固定板。本实用新型的功率端子可快速拆卸,具有布置空间小,维修成本低,插座温升低等特点;还能够减少发生短路等风险,从而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电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用直流充电插座。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市面上的纯电动汽车种类迅速增加,充电口位置也是各式各样。目前充电口安装位置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规定,绝大多数纯电动汽车充电口由传统燃油车加油口改造而来,传统加油口位置尺寸较小,充电插座布置空间有限,以往传统的直出线充电插座无法满足空间布置要求。
电动汽车充电座一般布置于车外,在充电使用过程中,会有泥沙、雨水等杂质进入;将充电接口与充电插座连接充电时,使用时间一长就会发生短路等风险。直流充电接口与充电插座插合或拔出时,拉弧烧蚀也是行业的一大难题。
为避免以上隐患及缺陷,对充电插座就需要定期检查或检修,对于现有的充电插座更换端子时,需要从尾部拆卸完整个充电插座,并对端子及线缆一起更换,非常不方便,大大增加了充电插座的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用直流充电插座,通过将第三开口设置为90°左出线和直流功率端子快速更换功能集成在一起,具有节省空间及方便端子维修、节约成本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用直流充电插座,包括:三面开口的插座主体,分别为相对设置的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以及与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相垂直的第一开口;
第二开口处盖合有插座上盖,
第三开口处通过所插接的插座前壳体连接有插座面板;插座主体内设置有直流正极插针和直流负极插针,直流正极插针和直流负极插针靠近插座上盖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相平行且与直流正极插针和直流负极插针相垂直的正极铜排和负极铜排,正极铜排、负极铜排与插座上盖之间的距离不同;直流正极插针另一端连接有直流正极插孔,直流负极插针另一端连接有直流负极插孔,且直流正极插孔和直流负极插孔外套设有直流插孔固定板,通过直流插孔固定板与插座前壳体相固定对直流正极插孔和直流负极插孔进行安装。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口处盖合有插座尾盖,且插座尾盖与插座主体之间布置有用于线缆密封的插座封线体,插座封线体和插座主体之间设置有线缆固定件。
优选地,所述插座上盖与插座主体之间设置有插座上盖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正极铜排和负极铜排之间设置有绝缘板。
优选地,所述插座前壳体与插座主体之间设置有壳体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插座面板与插座前壳体之间设置有插座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直流正极插针、直流负极插针与插座前壳体之间设置为扁位插接,以防止直流正极插针和直流负极插针转动。
优选地,所述插座前壳体与插座主体扣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插座尾盖与插座主体扣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正极铜排相对于负极铜排靠近插座上盖设置,且正极铜排和负极铜排间距设置为12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永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永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464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程监理监视系统
- 下一篇:一种镜片检测定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