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感光距离的漫反射光谱检测探头有效
申请号: | 202222843465.6 | 申请日: | 2022-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29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胡国田;徐冬;屈佳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27 | 分类号: | G01N21/27;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感光 距离 漫反射 光谱 检测 探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节感光距离的漫反射光谱检测探头,属于光谱检测技术领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成本低、可调节感光元件与发光阵列相对高度的光谱检测探头。组成结构包括齿轮齿条机构、锁止机构、套筒、光电传感器、发光阵列、光源固定座、光学透镜、隔离板、挡光板、固定板。齿轮齿条机构安装在套筒上,一端固定光电传感器;发光阵列环形分布在光源固定座上,发光轴线以45度角汇聚于一点;光源固定座底部安装光学透镜;光源固定座顶部安装隔离板,用于防止发光阵列发出的光直接照射到光电传感器感光表面;隔离板上侧安装挡光板,固定板位于挡光板上侧,固定板通过螺钉紧固在套筒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适用于漫反射的光谱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谱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感光距离的漫反射光谱检测探头。
背景技术
在科研及品质检测工作中,光谱检测技术由于其分析方便快捷、高效准确和无损等优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检测探头作为光谱检测设备的核心部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决定了光谱检测仪器的成本、精度和体积等。在相关光谱检测研究中,检测探头的功能性在实验研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目前,基于漫反射的检测探头主要采用滤光片或微型光谱仪,存在成本高、不便更换、漫反射光谱采集部件感光距离没有考虑等问题。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4233134U,公开日2015年4月1日,发名创造名称为“一种反射式血氧饱和度探头”,该申请公开了“一种反射式血氧饱和度探头”,包括至少一个双波长发光光源和两个光接收器,其特征在于:发光源和光接收器位于待测组织同一侧,两个光接收器位于发光源的两侧,发光源为下沉式安装,光接收器周围有黑色柔软材料环绕;双波长发光源为红光和近红外双波长LED;光接收器为光电二极管或光电三极管;发光源与光接收管间有8mm的间距。该方法中考虑到发光源与光接收器之间的距离,但没有考虑到光源和光电传感器最优相对高度的确定方法,会导致接收光电信号的强度较弱,影响检测精度。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7917890A,公开日2018年04月17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用于固体颗粒物光谱无损检测的LED漫透射式探头”,该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固体颗粒物光谱无损检测的LED漫透射式探头”,包括一个以上的窄光谱光源、光源架、光电探测器、光电探测器保护筒,以及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光电探测器保护筒位于光源架的中心轴上且光电探测器保护筒的顶端与光源架固定连接,光电探测器保护筒的底端安装有光电探测器,且光电探测器的感光面朝下;一个以上的窄光谱光源以光源架的中心轴为中心,均匀地朝下设置在光源架上;控制电路控制一个以上的窄光谱光源依次点亮。该方法中同样没有考虑到窄光谱光源和光电探测器间合适的相对高度,导致接收光电信号较弱,影响检测精度。并且该方法为了得到窄光谱光源,需要采用窄带滤光片对宽光谱光源进行滤光,因此成本较高。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成本高、不便于更换、没有考虑光源与光电传感器相对高度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成本低、便于更换、可调整光电传感器与发光阵列相对高度的光谱检测探头。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的:
一种可调节感光距离的漫反射光谱检测探头,组成结构包括包括齿轮齿条机构、锁止机构、套筒、固定板、挡光板、光电传感器、隔离板、发光阵列、光源固定座、光学透镜。
所述齿轮齿条机构可通过旋钮实现齿条的轴向运动,并通过所述锁止机构实现轴向锁止;所述套筒呈圆筒状,一端进行平面处理,与齿轮齿条机构端面配合,保证套筒轴线与齿条轴线重合;所述套筒另一端设置有螺纹孔,通过螺钉与固定板连接;所述固定板、挡光板、隔离板和光源固定座通过螺栓紧固联结,配合端面均为凸缘凹槽结构,用于防止外部环境光干扰;所述光电传感器安装在齿轮齿条机构的齿条上,可实现轴向运动;所述光学透镜安装在光源固定座底部;所述光源固定座内部设置有阵列圆形通孔,用于固定发光阵列;所述发光阵列由10个窄带LED灯珠组成,均匀分布在光源固定座上,并与光源固定座的阵列通孔同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434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用加强焊筋型煤仓口缓冲板
- 下一篇:一种多旋翼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