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态遮阳绿化立面结构及立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2832833.7 | 申请日: | 202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14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孙超;陈奕;彭敏;张海燕;陈儒龙;龙启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A01G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545 | 代理人: | 任超 |
地址: | 225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遮阳 绿化 结构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更新改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遮阳绿化立面结构及立面系统。立面结构包括:绿化平台及支撑框架,绿化平台顶部形成有绿化凹槽,绿化凹槽中填设有复合种植土层;支撑框架设置于建筑受力框架外侧,支撑框架设置于绿化平台两侧,与绿化平台固定连接,支撑框架包括:上框架柱、托梁与下框架柱,上框架柱与绿化平台侧面固定连接;托梁承托于上框架柱的底部,且与绿化平台侧面固定连接;下框架柱承托于托梁底部。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目前临街建筑光污染与立面改造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遮阳绿化立面结构及立面系统。
背景技术
立体绿化是一种用于与水平面垂直或接近垂直的各种建筑物表面绿化的植物种植技术。这种技术在克服城市绿化面积不足,改善不良环境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立体绿化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节省空间,而且还能起到绿色理疗、净化空气和调节室温等作用。
目前,实现立体绿化的结构一般是在建筑外墙上向外延伸布置有用于种植绿色植物的绿化池,该种绿化池的实施方式通常只能起到在水平方向上起到一点遮阳效果,且与建筑连接的方式较为单一,结构不稳定,不能延伸出去过多,导致对临街街道的光污染的实际遮挡效果并不好,同时绿化池的绿化效果也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生态遮阳绿化立面结构,用于解决目前临街建筑光污染无法有效遮挡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生态遮阳绿化立面结构,其包括:
绿化平台,所述绿化平台顶部形成有绿化凹槽,所述绿化凹槽中填设有复合种植土层;
支撑框架,设置于建筑受力框架外侧,所述支撑框架设置于所述绿化平台两侧,与所述绿化平台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架包括:
上框架柱,与所述绿化平台侧面固定连接;
托梁,承托于所述上框架柱的底部,且与所述绿化平台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托梁一端与所述建筑受力框架固定连接;
下框架柱,承托于所述托梁底部。
相较于现有技术,以上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利用支撑框架固定在绿化平台两侧,支撑住绿化平台,绿化平台中形成种植的绿化凹槽,同时绿化平台可以起到一部分水平方向的遮阳作用,支撑框架固定于建筑外墙,同时支撑框架可以在侧面形成一定的垂直方向的遮阳作用。
进一步地,还包括纵向连接板,所述纵向连接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上远离所述建筑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绿化平台远离所述建筑一侧设置有墙饰条,所述墙饰条两端连接于两所述纵向连接板的侧面,所述墙饰条与所述纵向连接板相交处设置有横向过渡件,形成整体立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种植土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底层防护层、种植层及抑尘防护网。
进一步地,所述底层防护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的隔热涂层、泡沫板及隔水层。
进一步地,所述种植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的卵石层、第一分隔层、陶粒土层、第二分隔层及黏土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隔层及第二分隔层均为土工布分隔层。
进一步地,所述绿化平台的宽度设置为1m-1.4m。
进一步地,所述托梁上纵向设置有用于穿过补水管线的给排水贯穿孔。
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生态遮阳绿化立面系统,包括若干布置于建筑外墙的所述立面结构,所述立面结构上下堆叠布置,所述立面结构中的所述下框架柱与相邻下方所述立面结构中的所述上框架柱连接。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328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增高气垫鞋垫
- 下一篇:一种提高钕铁硼磁铁的切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