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古建筑修复支撑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827002.0 | 申请日: | 202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24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石妍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昌捷园林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G23/04 |
代理公司: | 河北冀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51 | 代理人: | 李亮 |
地址: | 050011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古建筑 修复 支撑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古建筑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古建筑修复支撑保护装置。包括:第一环体,所述第一环体为中空,并在内部设有可滑动的第二环体,所述第一环体外圆上设有侧撑组件,用于分支梁体的支撑;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与两组第一环体连接;定位部,所述定位部采用多个,且分别与第一环体或第二环体螺纹连接;提供了一种古建筑修复支撑保护装置,可以对竖向立柱和横梁同时连接加固,提高两者之间的连接性,并且无需占用地面空间,同时解决了跨度的问题,满足不同的使用场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古建筑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古建筑修复支撑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古建筑做为历史意义重大的民用或公共建筑,随着我国文化旅游业蓬勃发展,其独特的文化特性,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目前,房屋古建筑经过多年的空气、雨水侵蚀,自身的木材结构往往出现因防护不当造成连接处腐朽、开裂,单一木材的支撑强度降低,引起风险的增加,为此,修复时,通常需要加装支撑结构,辅助定位,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但是,实际采用的多为螺纹杆支撑结构,一端与地面接触,另一端支撑连接处的横向梁体,高度跨度较大,容易占用地面空间,并且使用场景单一,无法进行竖向立柱的加固,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古建筑修复支撑保护装置,可以对竖向立柱和横梁同时连接加固,提高两者之间的连接性,并且无需占用地面空间,同时解决了跨度的问题,满足不同的使用场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
第一环体,所述第一环体为中空,并在内部设有可滑动的第二环体,所述第一环体外圆上设有侧撑组件,用于分支梁体的支撑;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与两组第一环体连接;
定位部,所述定位部采用多个,且分别与第一环体或第二环体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环体上设有两个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环体上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和第一螺纹孔等间距布置并形成三点定位。
优选的,所述定位部顶端设有转动连接的保护件,所述保护件的表面设有柔性层。
优选的,所述柔性层的水平截面为圆形或矩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环体上方设有滑槽;所述第二环体端部设有与滑槽连接的滑柱,且所述滑柱上设有安装螺钉。
优选的,所述侧撑组件包括两组分别布置的延伸杆,和与所述延伸杆端部转动连接的托板;第一组所述延伸杆一端与第一环体外圆转动连接,第二组所述延伸杆与第一组延伸杆中部销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延伸杆包括套筒和螺纹杆;所述套筒端部设有可转动的调节环;所述螺纹杆与调节环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套筒中心设有导向柱,所述螺纹杆轴心设有与导向柱连接的沉孔。
优选的,所述导向柱的截面为矩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第一环体和第二环体形成套接在柱体上的圆形空间,配合定位部实现与主体的连接固定,并通过连接杆固定两组结构,实现对主体抗弯、抗扭和支撑强度的提升,而且侧层组件可以与相邻的梁体连接,加强连接处的支撑,提升古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2、本技术方案可以满足单一立柱自身结构的加固,也可以满足在对立柱自身加固的同时,对相邻梁体支撑,并且可以采用一组第一环体和第二环体,配合侧撑组件对横向梁体支撑,使用场景多样,不会占用地面空间;
3、整体结构拆卸安装方便,可以减少安装时间,从而提升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昌捷园林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昌捷园林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270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筛分不同粒径物料的筛分装置
- 下一篇:熔胶传动机构及注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