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接驳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222820979.X | 申请日: | 202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76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段公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千禾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1/06 | 分类号: | B25H1/0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奥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4 | 代理人: | 吴旭祥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接驳 平台 | ||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动接驳平台,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接驳机构和第二接驳机构,所述第二接驳机构位于第一接驳机构的侧端,所述第一接驳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架、第一X轴驱动装置、第一Y轴驱动装置、第一Z轴驱动装置和抓料装置,所述抓料装置通过第一X轴驱动装置、第一Y轴驱动装置和第一Z轴驱动装置实现抓料装置沿XYZ轴方向上的移动。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接驳机构可实现抓料装置沿XYZ轴方向上的移动,且在第二接驳机构上设有限位杆,便于对不同型号的产品进行及时调整并对其运输过程进行有效限位,本装置不仅适用范围广,传送效率高,还能有效解决各工序中接驳困难等问题,极大提高实际生产中各工序之间产品的传送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驳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动接驳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智能产品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的使用已经深入至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手机、电脑、智能手表等。在电子设备的生产制造中,涉及多个加工工序,由于生产加工的工序会不断的升级和改造,从而导致各工序之间的出料口与入料口出现无法接驳等情况,从而导致个加工工序之间操作中断,需要工人对产品进行手动接驳与传送,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且人工操作效率低下,无法满足正常的加工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接驳平台,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接驳平台,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接驳机构和第二接驳机构,所述第二接驳机构位于第一接驳机构的侧端,所述第一接驳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架、第一X轴驱动装置、第一Y轴驱动装置、第一Z轴驱动装置和抓料装置,所述第一安装架沿Z轴方向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第一X轴驱动装置安装在第一安装架的侧端,所述第一X轴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第一Y轴驱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Y轴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第一Z轴驱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Z轴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抓料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抓料装置通过第一X轴驱动装置、第一Y轴驱动装置和第一Z轴驱动装置实现抓料装置沿XYZ轴方向上的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抓料装置包括抓料气缸、第一抓夹和第二抓夹,所述抓料气缸与第一Z轴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抓料气缸驱动第一抓夹和第二抓夹进行反向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抓夹和第二抓夹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抓夹包括连接板、第一夹扣和第二夹扣,所述连接板与抓料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扣与第二夹扣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在连接板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接驳机构包括传送带和限位杆,所述传送带沿Y轴方向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机架上安装有若干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位于传送带侧端且连接杆上端延伸至传送带上端,所述限位杆与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杆位于传送带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接驳机构通过第一X轴驱动装置、第一Y轴驱动装置和第一Z轴驱动装置实现抓料装置沿XYZ轴方向上的移动,并在第一接驳机构侧端设置第二接驳结构,其中第二接驳机构上设有限位杆,便于对不同型号的产品进行及时调整并对其运输过程进行有效限位,本装置不仅适用范围广,传送效率高,还能有效解决各工序中接驳困难等问题,极大提高实际生产中各工序之间产品的传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申请中第一接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申请中第二接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机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千禾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千禾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209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线路针式瓷绝缘子
- 下一篇:陶瓷复合滤芯及净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