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疏干井止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808743.4 | 申请日: | 2022-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40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 发明(设计)人: | 许磊;刘静;穆海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地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9/10 | 分类号: | E02D1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罗秀秀 |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疏干井 止水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本申请涉及疏干井排水施工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疏干井止水装置,其包括用于放置在所述井管内部水面上以对掉落的异物进行支撑的充气胶囊,所述充气胶囊上形成有供水泵管线以及抽水管伸出至井管外界的通孔,所述充气胶囊的外边缘呈圆形,所述充气胶囊的外边缘的侧壁与所述井管的内壁紧紧抵接。本申请具有在异物掉落在井管内时,充气胶囊将异物托举住,降低异物堆积在井管内将井管堵塞,甚至造成井管报废的概率,通过充气胶囊的设置可以在疏干井周边一定区域内使用挖掘机械开挖提高了土方开挖的施工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疏干井排水施工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疏干井止水装置。
背景技术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在地下水丰富地区施工时,基坑外围需首先采取降水或止水措施,内部则需施工疏干井,并在疏干井井底吊放水泵抽取地下水,用以降低基坑坑槽内水位,然后再进行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施工。
现阶段疏干井基本为无砂砼管井/钢管井,在施工疏干井时,先在要施工基坑的区域内标出需要施工疏干井的位置,使用钻具钻出井孔,井孔最低点应在基坑标高1m以下,之后由施工人员一节一节地吊放井管,并通过捆扎或者焊接的方式将相邻两节井管连接。在施工时,降水和土方开挖同时进行,并随土方开挖逐渐将井管拆除,由于疏干井位于基坑内部,在土方开挖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建筑废料等异物,这些异物难免会进入疏干井内部,若掉落在井管内的异物堆积到一定程度,极有可能损坏水泵或者造成疏干井的堵塞,甚至可能造成疏干井报废,这不仅会拖延施工进度且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但如果为了降低疏干井内掉落异物的概率而在井管周边的一定区域采用人工开挖的方式,则会大大降低施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降低疏干井内掉落异物而造成疏干井堵塞甚至报废的概率,提高施工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疏干井止水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疏干井止水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疏干井止水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在所述井管内部水面上以对掉落的异物进行支撑的充气胶囊,所述充气胶囊上形成有供水泵管线以及抽水管伸出至井管外界的通孔,所述充气胶囊的外边缘呈圆形,所述充气胶囊的外边缘的侧壁与所述井管的内壁紧紧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将充气胶囊放置在井管内的水面上,充气胶囊漂浮在水面上,在井管内掉落异物时,充气胶囊会对掉落的异物进行托持,降低异物在井管内下沉并随着异物在井管内堆积造成井管堵塞的概率。
可选的,所述通孔的中心与所述充气胶囊的轴线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通孔设置在充气胶囊的中心位置,使得充气胶囊上各个位置的浮力均匀且一致。
可选的,所述通孔的形状为圆形,使得所述充气胶囊形成同心圆形,所述水泵管线与所述抽水管的直径之和与所述通孔的直径一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通孔设置的尽量小,因而可以使得充气胶囊在水面上产生的浮力尽量大。
可选的,所述充气胶囊上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上连接有充气管道,所述充气管道与所述充气胶囊一体成型,所述充气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放置在所述井管的外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充气胶囊放置在井管内的水面上,之后通过气泵对充气胶囊内充气,可以保证充气胶囊外边缘的侧壁与井管内壁紧紧抵接,降低了掉落在充气胶囊上的异物再次从充气胶囊与井管内壁之间的缝隙滑落的概率。
可选的,所述充气胶囊的外侧壁上加护有耐磨保护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地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市地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087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丝扣法兰拧紧装置
- 下一篇:快换总成及包含其的换电车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