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满液式蒸发器和空调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808542.4 | 申请日: | 2022-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44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利;马青川;李玉海;王斌;陈焕倬;林俊庆;宋辉;蔡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恒辉节能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 |
| 代理公司: | 苏州维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07 | 代理人: | 程东辉 |
| 地址: | 26400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满液式 蒸发器 空调设备 | ||
本申请涉及换热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满液式蒸发器和空调设备,旨在提升满液式蒸发器的换热性能。其中,满液式蒸发器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相互间隔排列的多个换热管;所述壳体具有位于所述多个换热管下方的过冷液体入口和位于所述多个换热管上方的蒸汽出口;所述多个换热管由多个第一换热管以及位于所述多个第一换热管下方的多个第二换热管构成,所述第一换热管为低肋管,所述第二换热管为与所述第一换热管结构不同的多孔表面管。本申请提出一种满液式蒸发器和空调设备,旨在提升满液式蒸发器的换热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满液式蒸发器和空调设备。
背景技术
满液式蒸发器的技术特点是,其内灌充蒸发液体,蒸发换热管放置在液面之下,当热水通过换热管时,换热管外的液体受热发生相变产生蒸汽,学术上称这种沸腾过程为池沸腾。
池沸腾过程主要有三个重要影响因素:汽化核心数量、汽泡脱体速度和过程周期的长短。沸腾过程中要产生大量的汽泡,这些汽泡携带汽化潜热离开换热表面,因而大大提高了换热系数。换热管表面的汽化核心越多,汽泡也就越多,沸腾换热系数越高。另外一方面,汽泡成长过程中,直径逐渐变大,待达到临界直径后汽泡就会离开换热管表面,汽泡脱离换热管表面的速度与汽泡临界直径相关联。一旦汽泡脱离换热管表面后,周围的液体要及时对汽泡脱离处补充液体,以便开始下一个周期的运作,这个周期越短,沸腾现象越剧烈,换热效果越好。
针对池沸腾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技术人员研发了多孔表面(Structuredsurface)管来提高换热管的换热效率。多孔表面管是一种在管外壁具有大量的空穴以及小孔结构的高效换热管,其强化原理是空穴结构能够提供大量的汽化核心,汽泡长大后通过小孔可以加速逸出,这样就大大促进了相变传热过程。根据加工方法的不同,多孔表面管分为烧结型多孔表面管、喷涂型多孔表面管、电镀型多孔表面管和机械加工型表面多孔管,其中以机械加工型表面多孔管的应用最为广泛。
中国专利CN2911555Y公开了一种表面换热管的机加工技术与几何特征,首先在光滑表面加工出螺旋状翅片和相应沟槽,然后将翅片上半部经滚压向一个方向弯折,封闭各相邻翅片上方,从而在换热管表面沿轴向形成一系列规则的通道,并在翅片的弯折边上有均匀连续的开口,这些开口与下面通道相通。由于表面下通道中激活汽化核心所需要的过热度要比光滑表面低得多,所以在表面下的微通道中容易生成汽化核心,其汽化核心密度远大于光滑表面。当汽泡长大之后从表面开口处逸出,而表面开口处的几何尺寸决定了汽泡的临界直径,使得临界直径小于光滑表面临界直径,提高了汽泡脱体频率。当汽泡离开换热管表面后,表面下的通道内产生局部负压,而换热管外的液体通过翅片弯折边上的开口及时补充,缩短了汽泡成长-脱离周期。
中国专利CN 201210026Y公开的多孔表面换热管技术特征在于,管体外表面螺旋肋间的空腔和空腔上端口两侧的内角为60—90度的锐角或直角。发明者认为此形状具有好的核化空穴性能,即生成更多的汽化核心。
中国专利CN 207006969 U提供的技术是采用分步烧结法,在管体外壁上依次构造出两层毛细结构,第一毛细结构层由细铜粉颗粒构成,第二毛细结构层由粗铜粉颗粒构成。发明者认为第一、第二毛细结构层均具有丰富的毛细孔穴,能够产生众多的汽化核心,因而提高了沸腾换热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恒辉节能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恒辉节能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085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