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手持式家用家禽拔毛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22804766.8 | 申请日: | 202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031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廖吉勇;杨润生;赖江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吉勇 |
主分类号: | A22C21/02 | 分类号: | A22C21/02 |
代理公司: | 广西咕咕狗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37 | 代理人: | 朱志宽 |
地址: | 5410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手持 家用 家禽 拔毛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手持式家用家禽拔毛机,属于家禽拔毛技术领域。一种新型手持式家用家禽拔毛机,包括框架,框架外侧壁一端固定有固定板,固定板侧面固定有握把,框架内侧壁一端设置有拔毛滚轮,框架顶面一端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底面固定有若干连接柱,连接柱底面固定固定有卡壳。本实用新型启动将绒毛带动使其卡在拔毛滚轮和卡壳间,随着拔毛滚轮转动,绒毛被拔出,移动接触面位置,可对家禽不同面进行拔毛,拔毛后的绒毛在拔毛滚轮和卡壳间移动,当移动到开槽处时,刮除板将绒毛刮除,从而能够将拔毛后家禽表面的绒毛进行快速的去除,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拔除绒毛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禽拔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手持式家用家禽拔毛机。
背景技术
家禽是人工豢养的鸟类动物的统称。其一般为雉科和鸭科动物,如鸡、鸭、鹅等,也有其他科的鸟类如火鸡、鸽、鹌鹑和各种鸣禽的。饲养主要为获取其肉、卵和羽毛,也有作观赏及其他用途,家禽是一种人类饲养最普遍且人们喜爱食用的肉类,因此市场的需求量很大。
现有的家禽拔毛设备大都为桶装结构,使用时将宰杀后的家禽放入其中即可拔毛,拔毛效率较高,但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不足:由于拔毛设备是在内侧壁设置拔毛柱,通过电机带动其转动实现拔毛,但对其进行拔毛时,只能对家禽表面的厚毛进行拔除处理,一些绒毛难以拔除干净,需要人工二次进行去除,不仅耗费了大量时间,而且拔毛效率低下。
因此,需要一种新型手持式家用家禽拔毛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家禽表面绒毛难以拔除干净,耗费大量时间,拔毛效率低下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手持式家用家禽拔毛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手持式家用家禽拔毛机,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外侧壁一端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侧面固定有握把,所述框架内侧壁一端设置有拔毛滚轮,所述框架顶面一端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底面固定有若干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底面固定有卡壳,所述卡壳卡合在拔毛滚轮上,所述卡壳横向板与框架内侧壁相连,所述框架内侧壁一端开设有侧槽,所述侧槽内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和拔毛滚轮一侧轴上分别设置有传送滚轮,两个所述传送滚轮间设置有传送带。
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卡壳外侧壁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内设置有刮除板,所述刮除板一端与拔毛滚轮外侧壁接触。
进一步值得说明的是,所述框架另一端内侧壁两侧间分别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两端分别设置有旋转轴,两侧所述旋转轴贯穿框架内侧壁两侧,两个所述旋转轴外侧壁分别设置有若干拔毛柱。
更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两个所述旋转轴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一侧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第二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框架外侧壁靠近第二齿轮的一侧固定有侧板,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侧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卡壳远离握把一端的底面为斜面,所述斜面与水平夹角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手持式家用家禽拔毛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当需要对家禽进行拔毛时,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带动与其相连的转动轴转动,同时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与其相连的转动轴转动,握住握把,将两个转动轴放在家禽身上,即可进行拔毛,移动位置可对家禽其他位置处进行拔毛处理,拔毛完毕后,关闭第二电机,从而能够方便的将家禽的毛发进行刮除,使得在家也能够快速的进行拔毛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吉勇,未经廖吉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047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磨防锈螺母
- 下一篇:一种药学用配药存放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