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针气动打标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804672.0 | 申请日: | 2022-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97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 发明(设计)人: | 初建宇;吴新苓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东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J2/225 | 分类号: | B41J2/225;B41J25/00;B41J25/304;B41J29/12 |
| 代理公司: | 济南驯致一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396 | 代理人: | 张增辉 |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蓝翔路***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打标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双针气动打标机,主要涉及气动打标技术领域。包括两个气动打标机头、两个X向伺服位移机构、两个Y向伺服位移机构,所述X向伺服位移机构、Y向伺服位移机构均为同步带传动机构。两个所述气动打标机头分别独立通过一个X向伺服位移机构、Y向伺服位移机构进行位移调节;通过此种方式能保证两个气动打标机头通过独立的位移调节机构进行位移调节控制。所述气动打标机头通过气压驱动实现气动打标。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它采用两个气动打标机头同时进行打标工作,提高打标效率;对气动打标机头进行结构优化设计,不仅提高了内部密封性,而且也便于更换密封件。而且还对机构的运行进行了急停保护,避免出现超行程撞击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动打标技术领域,具体是双针气动打标机。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如说明书附图所示,在对成排工件进行分别打标时,如果只用一个打标机头打标的话会大大降低打标效率。而且现有的气动打标机头,长时间使用后内部的密封件老化容易出现漏气的现象,导致打标力度不够,而且密封件一般均为O形密封圈,老化后极易造成漏气,而且内部密封件不易更换。
还有就是,如果用两个打标机头同时工作的话,程序输入错误会使打标机头X方向、Y方向超行程位移,从而引起滑块与导轨之间的撞击,损伤机械,所以需要一种急停保护机构来避免此现象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双针气动打标机,它采用两个气动打标机头同时进行打标工作,提高打标效率;而且对气动打标机头进行结构优化设计,不仅提高了内部密封性,而且也便于更换密封件。而且还对机构的运行进行了急停保护,避免出现超行程撞击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双针气动打标机,包括两个气动打标机头、两个X向伺服位移机构、两个Y向伺服位移机构,所述X向伺服位移机构、Y向伺服位移机构均为同步带传动机构。两个所述气动打标机头分别独立通过一个X向伺服位移机构、Y向伺服位移机构进行位移调节;通过此种方式能保证两个气动打标机头通过独立的位移调节机构进行位移调节控制。所述气动打标机头通过气压驱动实现气动打标。
所述Y向伺服位移机构两侧末端设有微动限位开关,所述Y向伺服位移机构上的Y向滑块侧面与微动限位开关上的弹片接触时触发微动限位开关,控制双针气动打标机保护性断电,从而避免滑块与导轨之间的撞击,损伤机械。
所述气动打标机头上方设有通气管道、中部设有弹簧腔、底部设有针管;所述弹簧腔和针管内腔设置气动打标针;所述通气管道、弹簧腔、针管的腔室连通;所述弹簧腔内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顶部紧贴气动打标针的顶部针座,所述顶部针座侧面与弹簧腔顶部内腔面密封,所述气动打标针的针体位于针管内,且针体下方从针管底部探出。通气管道通气后,顶部针座上方压力增大,从而将气动打标针下压,针体下方从针管底部探出进行打标工作;泄气后,顶部针座上方压力减小恢复,在复位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将气动打标针上推复位。
所述气动打标机头包括气管件、连接件和针头件;所述通气管道位于气管件上,所述气管件与连接件之间可拆卸螺纹连接、且螺纹连接处的下方设有密封圈;所述弹簧腔、针管位于针头件上,所述连接件与针头件之间可拆卸螺纹连接、且螺纹连接处的下方设有截面为“C”形的密封套圈;所述顶部针座侧面与弹簧腔顶部内腔面通过“C”形的密封套圈密封,使通气管道与弹簧腔之间不连通。气管件、连接件和针头件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密封件的更换,而且用“C”形的密封套圈代替O形密封圈,使顶部针座侧面与弹簧腔顶部内腔面之间的密封更佳,有效的避免了漏气。
所述Y向伺服位移机构上的Y向滑块侧部设有固定座,所述气动打标机头固定在固定座下方;所述固定座的X向侧面上设有放置孔,所述放置孔内设有接近开关;当接近开关检测到两个固定座之间的距离等于预设最小值时,控制双针气动打标机保护性断电,从而避免两个固定座之间撞击,损伤机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东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南东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046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