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800371.0 | 申请日: | 2022-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32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 发明(设计)人: | 唐辉;冉朝雄;周田华;杨晓勇;徐永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 代理公司: | 云南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224 | 代理人: | 占国霞 |
| 地址: | 650032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零切迹椎间 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零切迹椎间融合器,包括:前主体、后主体、上凸、下凸、固定螺钉;所述前主体后侧固定连接后主体;所述前主体左上边沿一体成型连接上凸;所述前主体右下边沿一体成型连接下凸;所述固定螺钉分别穿过上凸和下凸,植入椎体;利用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新型零切迹椎间融合器进行椎体前路椎间融合术,由于只需上侧固定螺钉植入方向为斜向上,下侧固定螺钉水平植入即可,减少手术难度;克服了患者术后椎体活动度受限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零切迹椎间融合器。
背景技术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其中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椎骨间连接结构退变,导致脊髓受压或脊髓缺血,可严重致残。鉴于脊髓型颈椎病的病理改变,一般需经手术解除脊髓压迫。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DF)即是治疗颈椎疾病的经典术式之一。
目前临床多采用Zero-P(零切迹融合器)颈椎前路融合系统,该系统由一体化设计的椎间融合部分和固定螺钉构成的固定部分组成,其设计事实上源自以往腰椎前路的固定融合系统。Zero-P由带有前路固定板的椎间融合器和颈椎锁定螺钉组成。
现在使用的Zero-P(零切迹融合器)需要在上下方向植入固定螺钉至椎体内,螺钉的置入方向分别为斜向上和斜向下;这种方式在颈椎两端(如颈2/3,颈3/4,颈6/7以及颈7胸1)手术时操作仍较为困难,尽管有弯曲开口器以及万向起子的辅助,因下颌骨或胸廓阻挡,导致一侧置钉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零切迹椎间融合器,该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上侧固定螺钉仍以向上倾斜角度进入椎体,实现固定;而下侧固定螺钉可以实现平行进入椎体;该结构的改进,克服了术中下颌骨或胸廓对置钉的影响。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零切迹椎间融合器,包括:前主体、后主体、上凸、下凸、固定螺钉;
所述前主体后侧固定连接后主体;
所述前主体左上边沿一体成型连接上凸;
所述前主体右下边沿一体成型连接下凸;
所述固定螺钉分别穿过上凸和下凸,植入椎体;
优选的,所述前主体的后侧与后主体之间通过榫卯结构实现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凸的长度尺寸长于上凸的长度尺寸;
优选的,所述后主体的上、下表面设置齿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上凸下侧且位于前主体上,开设斜钉穿孔;
优选的,所述斜钉穿孔的通孔走向为斜向上方;
优选的,所述下凸上开设平钉穿孔;
优选的,所述平钉穿孔的通孔走向为水平方向,垂直于椎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利用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新型零切迹椎间融合器进行椎体前路椎间融合术,由于只需上侧固定螺钉植入方向为斜向上,下侧固定螺钉水平植入即可,减少手术难度;克服了患者术后椎体活动度受限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003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处理用环保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电厂在线化学仪表用试剂瓶承托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