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叠片电芯及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222797952.3 | 申请日: | 202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66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勇;王易玮;覃关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汇洋世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5 | 分类号: | H01M10/0585;H01M10/0525;H01M10/052;H01M4/13;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潘俊达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长岭北路***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叠片电芯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叠片电芯,包括第一极片、与所述第一极片极性相反的第二极片和隔膜,所述第一极片、所述第二极片和所述隔膜均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正极片、所述隔膜和所述负极片按照预设顺序层叠设置,所述第一极片至少一拐角向内侧凹陷,所述第二极片至少一拐角为圆角或倒角。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的拐角处做了凹陷和外圆角处理,使得在叠片后,X‑Ray成像更加容易对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识别进行测量,不需要在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预留比较大的余量,达到减少正负极余量的目的,同时提升XR‑RAY的识别效果,也提升电池内部正极片的空间利用,最终提高了电池的容量和电池的能量密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叠片式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叠片电芯及电池。
背景技术
锂电池正负极片间的对齐度是叠片电池工艺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参数,直接影响电池安全性。具体来说,锂电池要求负极片敷料区大于正极敷料区,这样电池才能正常充放电,一旦出现正极敷料区超出负极敷料区的情况,充放电过程中会出现析锂现象,形成锂晶枝,刺穿正负极之间的隔膜,造成电池短路,起火爆炸。
因此叠片电池生产过程中,正负极极片的相对位置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为消除叠片过程以及转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极片错位对电池造成的安全隐患,需对电池每层正负极极片的相对位置进行测量。即通过X-Ray穿透电池角部的方式,分析四个角部的X-Ray成像来测量每层极片相对位置关系。
并且在叠片机精度的条件下,电池正负极片的裁角都是相同的形状容易出现错位析锂的情况;而且现有的X-RAY检验不明显,也需要更大余量识别。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叠片电芯,解决上述叠片电池极片不利于位置检测容易出现错位析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叠片电芯,包括第一极片、与所述第一极片极性相反的第二极片和隔膜,所述第一极片、所述第二极片和所述隔膜均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正极片、所述隔膜和所述负极片按照预设顺序层叠设置,所述第一极片至少一拐角向内侧凹陷,所述第二极片至少一拐角为圆角或倒角。
作为所述叠片电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极片向内凹陷的一拐角与所述第二极片圆角或倒角的一拐角位于同一侧。
作为所述叠片电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极片四拐角均向内侧凹陷,所述第二极片四拐角均为圆角。
作为所述叠片电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极片向内凹陷的拐角形成圆弧状。
作为所述叠片电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极片四周边的宽度尺寸小于所述第二极片四周边的宽度尺寸。
作为所述叠片电芯的一种改进,所述圆角占所述第二极片周长的比例与所述向内凹陷的尺寸占所述第一极片周长的比例相等。
作为所述叠片电芯的一种改进,若干个所述第一极片上均设置有第一极耳,若干个所述第二极片上均设置有第二极耳。
作为所述叠片电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一极片以及所述第二极耳和所述第二极片均为一体成型或者散件组装而成。
作为所述叠片电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均至少一侧涂布有活性物。
一种电池,包括电芯,所述电芯为上述的叠片电芯。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汇洋世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汇洋世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7979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折叠桌
- 下一篇:一种ZB45包装机箱体支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