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光组件及激光发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793423.6 | 申请日: | 2022-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94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江林;韩永锋;陈俊敏;邱文刚;高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064 | 分类号: | B23K26/064;B23K26/70;G02B7/198;G02B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激光 发射 装置 | ||
本申请适用于光学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导光组件及激光发射装置,该导光组件包括导光件、反射座、反射镜、连接环和调紧件,反射座与导光件连通,反射座的入光口的中心线与反射座的出光口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180°;反射镜设置于反射座内,用于将反射座的入光口的光束反射至反射座的出光口;连接环套设于导光件和反射座,连接环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孔;调紧件穿设于连接孔,以通过调整调紧件调整连接环的直径以将导光件与反射座连接或松开。本申请实施例光束的射出角度可以调整,因此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调整光束的出射角度,增加了激光发射装置的应用场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光组件及激光发射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加工技术是利用激光束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特性,对材料进行切割、焊接、表面处理、打孔及微加工等的一门加工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航空、冶金、机械制造等领域。
激光发射装置是激光加工技术的核心装置之一,在利用激光发射装置进行激光加工的过程中,由于激光发射装置在空间位置上安装的局限性,导致对激光发射装置的调整比较困难,因此很难调整激光发射装置发射的激光束的出光角度,难以适应对产品不同位置的加工,使得激光发射装置的使用局限性较大,降低了激光发射装置的兼容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导光组件及激光发射装置,能增加激光发射装置的应用场景。
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导光组件,所述导光组件包括:
导光件;
反射座,所述反射座与所述导光件连通,所述反射座的入光口的中心线与所述反射座的出光口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180°;
反射镜,所述反射镜设置于所述反射座内,用于将所述反射座的入光口的光束反射至所述反射座的出光口;
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套设于所述导光件和所述反射座,所述连接环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孔;
调紧件,所述调紧件穿设于所述连接孔,以通过调整所述调紧件调整所述连接环的直径以将所述导光件与所述反射座连接或松开。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光件的端部沿所述导光件的圆周方向设置有第一凸缘,所述反射座的入光口或/和出光口沿其圆周方向设置有第二凸缘,所述连接环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均嵌设于所述卡槽内。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光件的端部沿其圆周方向设置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的槽壁形成为所述第一凸缘;所述反射座的入光口或/和出光口的外壁设置有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槽的槽壁形成为所述第二凸缘。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光件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沉台,所述第一连接槽设置于所述第一沉台;所述反射座的入光口或/和出光口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沉台,所述第二连接槽设置于所述第二沉台。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缘背离所述反射座的一侧在所述第一凸缘的底部至顶部的方向上朝向所述反射座倾斜,所述第二凸缘背离所述导光件的一侧在所述第二凸缘的底部至顶部的方向上朝向所述导光件倾斜,所述卡槽的两个槽壁分别与所述第一凸缘背离所述反射座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凸缘背离所述导光件的一侧对应贴合。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环包括:
第一半环段,所述第一半环段设置于所述导光件和所述反射座,所述第一半环段的端部设置有所述连接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7934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