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触网刚性零部件轴向受力检测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222792292.X | 申请日: | 2022-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82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孙硕;陈星宇;陆佳;许乐乐;宋博瀚;张琳;熊星;谢峰;徐成;邵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轨道交通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2 | 分类号: | G01N3/32;G01N3/08;G01N3/02;G01N3/04;G01M13/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倪鹏程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刚性 零部件 轴向 检测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接触网刚性零部件轴向受力检测平台,包括:底座,其上竖直设置有横梁;第一固定板;连接杆头,其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板;连杆,其连接连接杆头、试验机;在本方案中,第一汇流排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板连接,另一端连接膨胀接头、刚性分段绝缘器等被试验产品,被试验产品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汇流排,第二汇流排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板连接,第二固定板与连接杆头连接,连接杆头与试验机之间通过连杆连接;第一汇流排固定设置,被试验产品在试验机的带动下相对于第一汇流排进行直线运动,可完成膨胀接头的起始滑动力、反复伸缩试验以及刚性分段绝缘器的拉伸破坏荷载及其他零部件的轴向受力试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验装置,特别是一种接触网刚性零部件轴向受力检测平台。
背景技术
刚性架空接触网由于其结构紧凑、运营成本低、可靠性高、维修简单等优点,近年来在地铁接触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城轨交通各方面经验的积累与技术的进步,相应产品行业标准细节要求也日趋严格。如汇流排膨胀接头,新版铁道行业标准《电气化铁路刚性悬挂接触网汇流排及零部件》新增了其反复伸缩试验的要求。因此,有必要搭建适用于该类型零部件轴向受力检测平台,以完成膨胀接头的起始滑动力、反复伸缩试验以及刚性分段绝缘器的拉伸破坏荷载及其他零部件的轴向受力试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搭建一种接触网刚性零部件轴向受力检测平台,以完成膨胀接头的起始滑动力、反复伸缩试验以及刚性分段绝缘器的拉伸破坏荷载及其他零部件的轴向受力试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接触网刚性零部件轴向受力检测平台,包括:底座,其上竖直设置有横梁;第一固定板,其固定在所述横梁上,并适于与水平的第一汇流排固定连接;连接杆头,其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板,其适于与水平第二汇流排固定连接;连杆,其连接所述连接杆头、试验机;当试验机启动时,驱动所述被试验产品相对所述第一汇流排做水平的直线运动;
在本方案中,第一汇流排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板连接,另一端连接膨胀接头、刚性分段绝缘器等被试验产品,被试验产品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汇流排,第二汇流排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板连接,第二固定板与连接杆头连接,连接杆头与试验机之间通过连杆连接;第一汇流排固定设置,被试验产品在试验机的带动下相对于第一汇流排进行直线运动,可完成膨胀接头的起始滑动力、反复伸缩试验以及刚性分段绝缘器的拉伸破坏荷载及其他零部件的轴向受力试验。
为了具体说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具体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汇流排端部设置在两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并通过锁紧件将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一汇流排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汇流排端部设置在两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并通过锁紧件将所述第二固定板、第二汇流排固定连接;
在本方案中,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呈板体结构,且数量设置有两个,两第一固定板之间设置有间隙,第一汇流排可水平插入至间隙中,并通过锁紧件将两第一固定板、第一汇流排端部锁紧,从而实现第一汇流排端部的固定;
同理,第二汇流排的端部通过两第二固定板与连杆接头连接。
为了说明连接杆结构的具体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连接杆头包括:固定部,其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杆螺纹连接的螺杆,其上开设有弧形的调节孔;转动部,其端面焊接有所述第二固定板,其通过锁紧件与所述固定部的调节孔固定连接;调整所述转动部的转动角度后与所述固定部固定,使得所述第二固定板处于竖直状态;
在本方案中,螺杆与连杆之间通过螺纹固定连接,转动部能够沿调节孔进行自转,随后通过锁紧件进行锁紧,此时转动部、固定部两者固定,第二固定板调整至竖直状态,同时由于第一固定板也处于竖直状态,这样第二汇流排与第一汇流排以及位于其间的被试验产品的运动不会发生扭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轨道交通器材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轨道交通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7922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教室控制系统
- 下一篇:厚度可调式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