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2792243.6 | 申请日: | 2022-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85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吕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创新航科技(合肥)有限公司;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16 | 分类号: | H01H50/16;H01H9/4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徐李娜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直流 继电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采用单磁体无极性的方式实现磁吹灭弧,并在灭弧室用于安装静触头的同一侧壁上设置承载台,并在承载台设置贯穿的第二安装孔,在永磁体上连接有插柱,安装时,将插柱由第二安装孔的一端插入,利用插柱和第二安装孔之间的过盈装配以实现永磁体的定位,当需要调整永磁体在灭弧室内的相对位置时,可顶推永磁体或者从第二安装孔的另一端顶推插柱,改变插柱的插入深度,进而改变永磁体的位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永磁体位置不可调或不便调节的问题,灭弧效果较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高压直流继电器中,其灭弧室中一般设置有两个灭弧磁铁,两个灭弧磁铁分别位于动触头长度方向的两侧,两个灭弧磁铁形成的磁场方向与动触头长度方向相平行,以实现磁吹灭弧。但其对触头负载有极性要求,客户必须按规定的正负极性来接线,使用麻烦,安全性低,且生产成本高。
基于此,在一些改进方案中,通过调整两个灭弧磁铁的磁极朝向,以满足触头负载无极性的要求。但其存在至少如下问题:灭弧磁铁有两个,生产成本较高;灭弧磁铁的位置属于一次性安装到位,不可调节,受各零部件的生产精度、装配精度影响,其灭弧效果难以控制在最佳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采用单磁体无极性的方式实现磁吹灭弧,且利用插柱与第二安装孔的过盈配合,实现永磁体位置的微调,且方便组装。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包括:
灭弧室,灭弧室的一侧壁上设置有承载台和两第一安装孔,承载台位于两第一安装孔之间,承载台上设置有贯穿的第二安装孔;
两静触头,分别穿设于不同的第一安装孔;
永磁体,连接有与第二安装孔过盈配合的插柱,控制插柱在第二安装孔的插入深度,以调节永磁体在灭弧室内的相对位置;
相对静触头活动的动触板,永磁体和两静触头均位于动触板的同一侧,动触板的两端分别用于与两静触头导电连接以形成一导电平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直流继电器,采用单磁体无极性的方式实现磁吹灭弧,并在灭弧室用于安装静触头的同一侧壁上设置承载台,并在承载台设置贯穿的第二安装孔,在永磁体上连接有插柱,安装时,将插柱由第二安装孔的一端插入,利用插柱和第二安装孔之间的过盈装配以实现永磁体的定位,当需要调整永磁体在灭弧室内的相对位置时,可顶推永磁体或者从第二安装孔的另一端顶推插柱,改变插柱的插入深度,进而改变永磁体的位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永磁体位置不可调或不便调节的问题,灭弧效果较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压直流继电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灭弧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静触头与永磁体以及动触板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触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灭弧室;101、灭弧上壳体;102、灭弧下壳体;11、承载台;12、第一安装孔;111、第二安装孔;112、放置槽;113、侧挡板;2、静触头;3、永磁体;31、插柱;4、动触板;41、中间板;42、斜板;43、触头板;44、避位槽;5、电磁推杆组件;6、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创新航科技(合肥)有限公司;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创新航科技(合肥)有限公司;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7922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间隙可调式轴承支撑座
- 下一篇:一种智能教室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