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接触式钢筋混凝土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791610.0 | 申请日: | 2022-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82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戴璐雅;聂志虎;李维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益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38 | 分类号: | G01N33/38 |
代理公司: | 深圳信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00 | 代理人: | 张琼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钢筋混凝土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筋混凝土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非接触式钢筋混凝土检测装置,包括主机和非接触式传感器,非接触式传感器设置在主机后端,主机上端固定有容纳盒,容纳盒外部任意一侧开设有穿口,容纳盒内部设置有线轮,线轮内壁缠绕设置有延伸出穿口的数据线;数据线采用双向折叠的方式缠绕在线轮内壁,数据线的头端和尾端同时从穿口伸出容纳盒外部,转动手摇柄带动线轮转动而实现数据线收卷,松开手摇柄或者松开数据线即可将让扭簧自动将数据线收卷到线轮内部,在需要延长数据线时拉出,需要缩短数据线时松开手即可让数据线自动收回到线轮内部,解决了现有的非接触式钢筋混凝土检测装置不便于对数据线进行调整和收纳、从而导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筋混凝土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非接触式钢筋混凝土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土木、市政等工程大量使用到了钢筋混凝土作为主要的工程材料,在建筑物主体完工之后,需要对钢筋混凝土的各种性能进行测试或者实验,以便于对该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结构的好坏进行科学评估,最终判断出该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否达标或者合格。随着基建技术飞速发展,传统的手动检测手段不再满足行业的需求,使用钢筋混凝土检测仪器替代传统的手动检测手段,能够提升作业速度和降低劳动强度,加强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非接触式钢筋混凝土检测装置采用手持的方式进行操作,利用专用的非接触式传感器近距离靠近钢筋混凝土表面来进行感应(途中不一定有接触),从而让传感器将感应的信号反馈到主机,主机将信号转换成各种性能参数并在显示在屏幕上,检测的结果一目了然。
通常一整套钢筋混凝土检测装置是将主机与传感器分开设置的,且主机与传感器之间采用专用的数据线进行连接,由于需要长期分别手持主机和传感器,同时需要在测量过程中不断挪动传感器和主机的摆放位置和姿态,对数据线造成拖拽,数据线缺少相应的整理措施,从而会使得数据线发生交叉缠绕的现象,需要花费多余的时间去整理数据线,不利于提升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解决了现有的非接触式钢筋混凝土检测装置不便于对数据线进行调整和收纳、从而导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接触式钢筋混凝土检测装置,包括主机和非接触式传感器;
所述非接触式传感器设置在主机后端,所述主机上端固定有容纳盒,所述容纳盒外部任意一侧开设有穿口,所述容纳盒内部设置有线轮,所述线轮内壁缠绕设置有延伸出穿口的数据线;
所述线轮中部穿插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与线轮固定连接,所述线轮圆心处开设有贯通出其下端的容纳腔,所述转轴外表面套入设置有置于容纳腔内部的扭簧,所述扭簧上下两端分别与转轴外表面和容纳盒内底端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机后端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插接于非接触式传感器前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机前端上下两侧分别安装有显示屏和按键,所述主机下端四角均安装有万向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非接触式传感器后端固定有透明盒,所述透明盒外部插接有插杆,所述透明盒上端插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外部开设有多个插孔,所述透明盒左右两端均插接有插杆。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转轴上端固定有手摇柄,所述转轴外部套入设置有固定在容纳盒上端的支撑片,所述线轮上端开设有相邻于转轴一侧的限位孔,所述支撑片外部滑动连接有置于限位孔上方的插销。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机左右两端均固定有手握把,所述手握把后端均固定有遮挡片,所述遮挡片内端均设置有转动连接在对应所述手握把外表面的手握辊,所述主机左右两端均开设有置于手握把内侧的凹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益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益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7916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